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职场和鸡娃越来越狠的家长群里,还有一个问题很难被忽视,那就是——「人到35岁,还能做什么」?
公务员考试年龄大多限制在35岁以下;公司人员优化往往先淘汰35岁以上的员工;甚至还有公司提出管理层年轻化,员工90化……
或许你也曾听说过类似扎心的话:「你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裸辞。但是中年人,你可以狠狠地骂,尤其是那些有房、有车、有孩子的中年人。」
伴随着群体效应,35岁危机的焦虑也逐渐蔓延到年轻人。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担心自己35岁时怎么办?
那么,35岁真的是危机之年吗?35岁,对于职场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几乎没有人能躲过「35岁危机」
前段时间,36氪发起了一项关于「35岁危机」的调查。在我们收回的1276份调查问卷中,31-35岁的职场人占比最多,达到37.07%,其次是25-30岁的职场人,占比36.91%。
1、几乎没有职场人能躲过「35岁焦虑」
面对35岁这一「人生分水岭」,这届职场人依旧非常焦虑。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表示有「35岁危机感」,仅有8.7%的受访者没有。
当我们问到「你的35岁危机感有多强」时,86.84%的受访者表示危机感在5分及以上。62.23%的受访者,表示危机感在7分及以上,还有14.8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危机感是10分。
2、31-35岁的职场人「35岁危机感」最强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还发现,在年龄方面,31-35岁的职场人危机感最强。他们的危机感强度平均值达到7.1分。无论是孩子教育、老人赡养,还是职场生存等问题,对于31-35岁的职场人来说,压力和挑战都非常大。
此外,20多岁的年轻人对即将到来的「35岁」也充满了焦虑。数据显示,25-30岁的年轻人平均危机值也达到了6.7分。
3、国企/事业单位员工、互联网从业者、自由职业者,「35岁危机感」最大
在我们的调查中,国企/事业单位员工、互联网从业者、自由职业者的「35岁危机感」最大,平均值达到7分。可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不管在什么行业,都没有「完全稳定」的工作。
4、在「35岁危机」这件事上,高层管理者比普通员工更焦虑
在不同职级的职场人中,高层管理者的「35岁危机感」最强,平均值达到7.6分;基层管理者危机感平均值是7.0分,普通员工是6.9分。在获得更高收入和更高职级的时候,压力、危机感也会随之增加,当然这和他们所处的年龄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人到35岁,还有更多可能性吗?
人到35岁,真的就没有任何转机吗?
这一次,我们找来了4位35岁左右的朋友深入聊了聊。他们当中,有人从工作了8年的国企离职,转行卖保险;有人从新媒体公司辞职出来做自由职业;有人从车企离职,把副业变成了主业;有人本想离开工作了10年的大厂,却因为求职无门只能内部转岗......
他们不信邪、不服输、不认命,用行动证明35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35岁一样可以有更多可能性。
「我希望45岁时自己能过的好一点,
与其坐等被裁,不如主动出击」
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和职业生涯,这对于我这个中年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脱口秀演员呼兰谈「中年危机」
「对中年人来说,如果主业不稳定,副业就是最好的安全感」
随着身边95后、00后的同事越来越多,这种焦虑也越来越大。所以我意识到必须强迫自己从舒适圈跨出来,找到新的「个人增长机会」。而内部转岗,对于现在的我,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既稳定又能改变」的选择了。
你如何看待「35岁危机」?
对于35岁职场人来说,危机感不仅来源于求职「天花板」,更有「上不去下不来」的职业发展困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
「能不能避开35岁危机」也几乎是所有职场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说实话,我们给不出解决35岁危机的标准答案,也无法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对抗35岁危机,我们更多地只能是通过讲述像上文4位过来人的故事,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抉择与经历中,有所启发,有新的思考。
正如采访中一位读者所说: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危机感,是未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
「35岁危机」是社会规则设置的一道坎,也是社会竞争的产物。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需要适应规则,解决35岁危机不是让它不存在,而是正视它的存在,把握好自己可以控制的变量,然后勇敢去冲破它。一个人的进步是需要持续的,如果不进步,不光是「35岁危机」,25岁、45岁也都是危机。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要记住,相比四五十岁,我们永远年轻、永远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