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 今天偶然翻到五年前的读书笔记,觉得应该保存下来。读书常使我感受深刻,然而这些感受中不乏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的喟叹,别人之述备已。现在看来,此去经年,毫无长进。
书中几点能引起共鸣的地方-----
一是反对束缚,崇尚自然与真。“ 我常常感叹人生如梦。不是吗? 所有人都在毫无目的地活着,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只是为了生存,在饼干和蛋糕的支配下,他们麻木地干着事情,没有思想,没有信念。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我厌倦这种无聊的生活,渴望能够找寻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是无限自由的,生活充满情趣的,我的创造力和洞察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但是,我找寻不到,只能生活在现实的如梦的人生中。” 时下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真的很多都是被逼的, 被逼着做自己认为最无聊的事, 被逼得逆来顺受, 被逼得压抑、毫无生气! 就算大学给的那所谓时间上的一点点自由, 又算得上什么自由呢! 我们大多最后还是要没骨气地走常规路线, 被指挥着, 被催促着, 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功成名就!
二是知己难求, 并且寻到一个志趣磁场相投, 精神相通的知己真的很重要。 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对一个人好, 也没有一个人会好好地就花心思花时间去观察了解和欣赏另一个人。现在的人都太以自我为中心! 而真正的孤独, 不是流落荒岛, 而是身处闹市, 内心却无人以倾诉。就像<维特>里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实在太难了! ” “ 找到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朋友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所以我觉得人与人的沟通交往非常重要,是人的生命活力之源。
三是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我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或是我爱的人不爱我, 或是彼此相爱, 却因为现实中的阻碍而不能终成眷属。 真爱是不是唯一, 是不是不可变, 这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解答。
四是关于人的生与死的问题。“我们谈到死的时候,就像在做梦,这个词汇本身并无实在意义。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从来都是不能理解的。” 人生就是充满着苦与痛, 感受不到苦与累的, 只有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