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行为,先改变身份认同

我见:

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身份认同。

            —— 《精英日课》

我思:

每逢佳节“胖三斤”,新年开始,减肥又被提上日程,身旁有个朋友,天天给我念叨减肥,可一直在路上,从未改变,不是她没有毅力,是这真是个难题。

今天看到一个词,“身份认同”,我决定让她这样去试试。

日课讲,是你的身份认同,而不是利益诉求和认知,决定了你的观念和行为。

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讲,一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特别喜欢咬指甲,怎么都改不了,一次机缘巧合,他做了个美甲,美甲师说:“你的指甲虽然被咬过,但长得挺好看”。听罢,男子突然意识到,哇,我该为我的指甲感到自豪啊,这么好看的指甲,我怎么能咬它呢?结果从此,他就戒掉了咬指甲的毛病。

你看,一旦他意识到指甲是他身份的一部分,他跟指甲的关系就变了,问题上升到精神层面,他的自我,升级了。

那,我们减肥,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做,别把自己当成一个喊叫减肥的人,就把自己当成一个“身材很好”的人,面对每一个跟减肥有关的选择时,我们就想,保持身材的人会怎么做?一餐饭会选择炸鸡还是蔬菜?一段路会选择走路还是坐车?可以试试看。

再扩展一下。

我们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目标不是读一本书,而设定成为读者;

我们想要养成写作的习惯,目标不是写一篇文章,而设定成为作家;

我们想要养成跑步的习惯,目标不是跑马拉松,而设定成为跑步者。。。。。。

以此,在每一次读书、写作、跑步时,想一想,读者该怎样读书,作家将怎样写作,跑步者又会怎样练习,这样思考,会不会比强调行为本身,更有驱动力呢?

  解读者:小石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