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有朋自远方一起学习书法,不亦乐乎?
更开心的是,一起在网上学习北大方建勋老师的公开书法课。
方老师就像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讲课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谦谦君子,说的就是他那般样子吧。
据说这门课已经讲了五年了,每年的课方老师都重新备课,讲的方式都不太一样。从网上也看到了去年和今年的版本确实不同。这背后的敬业精神和深厚功力让人赞叹。
今年的第一堂课,影响深刻的有这么几点:
1. 课程的目标第一个就是:体验和感悟中国书法之美。
方老师本身就是北大美学博士。课程中也展示了很多书法图片去帮助大家感受不同的书法作品的美的区别。以前很多人可能都是觉得写得方正整齐就是好书法,但通过老师一点点的带领,好像对什么是美,有了不一样的领悟。看字美在何处,不仅仅是看字形、结构、更多的是体会字背后的精气神,去体会写字的那个人通过字出来的某种意境。
很期待,通过课程中越来越多的感受,慢慢地增加对美的领悟。
2. 课程中还有个目标是:让书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书写练习中体验单纯而丰富的“愉悦感”。
正好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书写,它能把生活中的寂寥辰光变成享受时刻!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怎么享受这种孤独?很多时候,我们向外求,但终无所获。书写,帮助我们遇见更安静的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享受和自己在一起的岁月。通过“游于艺”,去体会和自己内心一起玩耍的感觉。
3. “有没有基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学期你取得了多大的进步”。----所有的成长,都是和自己相比。在这点,方老师让大家这节课后随便写一篇字,等到学期结束时,再写一篇,看看对比,成绩也在这个对比中,而不在和同学的攀比中。所以今天我也第一次写了张迁碑的集字词,希望能坚持一年后,回头再来对比。这首词也特意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 书法的节奏。
关于这一点,老师特意在课堂上现场展示书写《定风波》的过程,有同学还帮忙配了乐。一曲终了,也正好在一大片纸上写完一整篇词。一切都刚刚好。
也对比了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和某篇书法的对比。课后我找了一个用竹笛和鲁特琴演奏的版本,不似传统的交响乐团风格,很有中国古风韵味。
另外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阅读林语堂的《中国书法》。里面提到:一切的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欲通晓中国书法,必先观察每个动物体内的形态和韵律。
5. 另外老师提到古老的书法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这一点,方老师列举了王阳明那段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记得以前也看到过一段:有时候你没有爱上书法,是因为你还不足够了解它。
希望和好友一起坚持学习,看看这一年会有怎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