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温柔、不温柔、情绪化、不情绪化、聪明、愚昧、好人、坏人....。
有天,我突然发现,这些评价是很多的标签,而这些标签真是阻碍我“认识自己”的最大原因之一。
贴他人标签真的是件容易的事。
以“温柔”为例,每个人对温柔的定义根本就不同。
有些人觉得不发脾气是种温柔;有些人觉得说话轻声细语是种温柔;有些人觉得凡事隐忍就是温柔……
等到我被这些人的标签搞的七晕八素时,我早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了。
于是我决定,撕去这些标签,就是做自己。
我允许自己就是成为自己,管他温柔不温柔,聪明不聪明,我已经厌倦了这种以标签识人并归类的方式。
撕去标签,让我自由。
现在,我总会提醒自己,不要贴他人标签,也不要被贴标签。 不要被任何标签或评价影响了自己的价值与本质。
标签,是自我(小我)的投射,源自于自我的框架、制约、信念与价值观等等,而这些信念、价值观,又来自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文化..等等,这是很狭隘、很限制的东西。
在《单身动物园》这部电影里,述说了男女之间要先找到共同点,才能在一起,脱离单身;如果一旦那个共同点没了,成为单身的人就会被变成动物。所以就看到人们为了不要变成动物,想尽办法在自己身上挖出与对方的共同点,甚至假装有共同点,以脱离单身。这是电影里有趣的部分。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也这么做。当我们以标签或框架先定义出他人与自己时,我们很容易会以:“找到共同点便是同类、同一国;没有共同点,就无法真正认同。”来归类自己与他人。
为什么喜欢贴标签呢? 因为这就是头脑(小我)的本质——不安全感:觉得自己如果与他人不同,便难以生存下来,所以就容易以标签的方式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可是却也因为这样,把自己与他人团团框住,无法真正与人连结,因为一旦贴上标签,就像是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别人与自己了,会让我们失去真正经验他人与自己的机会。
放下那些标签与框架,允许自己就只是去经验自己、允许自己就只是去经验他人,不带任何评判,如其所是,与灵魂的本质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