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发讨厌带着假面参与表面热闹实则寂寞的无效社交。下班就想清静一个人呆着,不想被人打扰,与其与人虚与委蛇,消耗自己的情绪,不如独处享受个人的清欢。
一个人只有活到一定年龄才明白,简简单单才是最好的活法。
熬,其实就是去掉心中的浮躁,给自己确定一个稳定的目标,走稳每一步,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过内心自由的日子,这恰恰 也是人生时间利用的最大效率。
独处是一种真正的活法
年轻时我们总是迫切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攒酒局,攒人脉 ,生怕自己被圈子排挤在外面,努力想融入不适合自己的圈层。
活得很累,但收获无多。
人到中年,才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
只有当你的快乐和幸福不附属于任何人或物的时候,你才是自由的;否则,无论你被关在监狱里,还是走在大街上,你都是自己的囚犯。
学会和自己独处,让自己停下来,审视自我,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
独处能让精神丰盈
《半山文集》中有讲:
人生最好的药剂,在独处时的平静和心安里,平静和心安是人能拥有的最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庄子梦蝶,不知是庄子变蝶还是蝶化庄子,而这就需要独处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才能达到这种物化为我的境地。
人生前半场 ,我们热热闹闹向外追逐,人生后半场,则要静下来向内求,人生本就是这样先向外求,学会接受,然后再慢慢向内收敛的过程。
在独处过程中,会让我们拓展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达到了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
当你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后,才能有更大的力量迎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
独处让我们看清了社交本质
当生活变得不稳定时,我们就会趋向于内心的稳定,所以独处是未来的生活趋势。
当我们发现社交中99%都是无效的,可以拒绝的,就会对社交不再热衷。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是独特的,想要在茫茫人海寻找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社交其实就是利益和情绪的利用和交换,如果这场交换不值得,就没必要继续。
独处会让自己更自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果断拒绝那些给自己制造不安的人,远离那些让你经常陷入负面情绪的人 ,失去他们,才是幸福的开始。
写在最后:
智慧型人格的人都是“独行侠”,独处才能让我们专注于自身,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独处其实并不孤单,内心是热闹丰盈的。
摆脱精神内卷,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最终才能改变自己,成就自己。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达到了这种生活状态,你就是真正悟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