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是一种激发、指向并维持某种行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即有很强的学习动机,才能在学习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每位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动机障碍。而有动机障碍的学习,往往是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会理想,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及时清除这些障碍。
一、 动机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丰富的物质生活消磨了学生的意志;社会上诸如网吧之类的娱乐性场所,让贪玩学生流连忘返;大学滥招生,大学生就业困难,搞关系走后门,这些都无形减弱了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家庭教育方式失当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然而,父母离异,家庭氛围的不和谐,亲子间缺乏情感交流,或是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等种种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绪不宁,缺乏不安全感,失去进取心。
(三)学校的人文环境
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动机要素缺乏必要的教育。其次,一些教师教法不当,或是缺乏一视同仁的态度和客观鼓励的评价,学生在一次次的被忽略和受挫败中对学习失去兴趣,动力不足。此外,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和人格的发展也会产生的很大的作用。在班级里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四)学生个体的原因
1. 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因人而异,一些人是成功趋向型的,而另一些人则对失败有高度的焦虑。受焦虑影响的人倾向于选择容易的或困难的目标。在他们心目中,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他们往往不太指望自己获得成功,想做的只是防止自尊心受伤害。
2. 低自我效能感
一些学生往往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感到对行为结果无能为力、无法控制、自暴自弃,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低,缺乏信心,不想付出努力,遇到困难退缩逃避,无法坚持,轻易放弃。
3. 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
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当学生受到的批评和训斥远远多于肯定、鼓励和表扬,他们的缺失性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存在性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们找不到积极地学习动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也就不足为怪了。
4. 错误的归因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归因理论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努力、能力、兴趣、态度等)和外部原因(如任务的难度、运气等)。归因导致人们对下一次的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发生变化。学生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强、个人努力等内部因素,就会产生荣誉感,并期望继续成功;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简单等外部因素,就不会产生荣誉感,对今后的成功也无把握;而如果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差、智力低等内部因素,容易感到自卑和内疚,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二、清除学习动机障碍策略
(一)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1. 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尽量满足学生的各层次需要,让学生在温暖的家庭和集体环境中,在父母、教师和同学爱与尊重中,积极情感和学习动机得以有效激发。
2. 重视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通过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手段,使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使之内化为心理需要,形成自觉性、坚定性、自制力等学习品质。
(二)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成就动机,建立真实的自我效能感
1.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供难度适宜的任务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设定清晰、具体、合理的目标和子目标,并且执着于目标定向,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 通过鼓励和恰当的及时反馈,引领学生自己设置目标,完全专注于目标,优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成功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功,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从成功的体验开始,获得真实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避免习惯性无力感的产生。
3. 在学生中抓学习典型,树立成功的榜样。当看到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同学取得学业成功,就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提高学习的动机水平。
(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观
1. 教师应该关注和承认学生的努力,并帮助学生把成败归因引导到努力这个维度上。因为努力是可以控制的内部因素,学生只有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才会在学习中坚持不懈地努力。
2. 教师要教给学生努力的方法。一方面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实际困难或问题,进行具体的帮助指导。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因挫折或失败而产生心理问题,应让学生明白:只要努力,即使失败也是有价值的,使学生能重整旗鼓,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继续迎接挑战。
(四)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
教师要钻研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并自觉加以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并结合学校实际,勇于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善于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关系,激发学生培养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