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感悟:
樊登老师认为这一句话孔子表达的是:在我们还不能达到中庸之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约束自己,这样可以减少犯错。
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任何约束,他就不会知道行为的边界在哪里,因此很可能做一些很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法律禁止的事情。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约束极为重要,这些约束就是孩子行为的边界。
孩子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就是需要给他的约束,也是需要父母来告诉他的。
比如我们带孩子出去吃饭,我们都知道在饭店里大喊大叫、到处乱跑是不礼貌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不便。那么我们该如何教给孩子这种约束自己的能力呢?
在《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身的案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做。
作者有两个孩子,8岁的大儿子,性格内向,且愿意听话,4岁的小儿子性格活泼,需要面对面沟通。
每次外出吃饭的这一天,作者会在这天早上就开始告诉孩子们外出吃饭这件事,并告诉孩子他们需要坐在桌前吃饭,不可以大喊大叫,不可以到处乱跑。
在出发的路上,他会再一次提醒孩子们同样的事情。
在进入饭店之前,她会再一次提醒活泼的小儿子这件事。
我们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点:
1.要让孩子了解约束和规则,就要提前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坐在车前吃饭就是可以做的,不能奔跑不可以大喊大叫,就是不能做的。
2.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的孩子,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我们需要到因材施教。
教给孩子规则就是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这样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社会规则,为孩子以后融入社会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