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的《学会写作:自我进阶的高效方法》笔记:
第一章 写作认知:重新理解写作
第1节 如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 暂时接受你写得差这个事实
>> 开始写作的第一步就是从心底接受你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然后尽早开始练习,这样才能尽快改变“写得差”这个现实。
>> 你要知道,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 从心理学角度看,别人看到你写得好时,可能会挑毛病;而别人看到你写得差时,通常会鼓励你。有些人很奇怪,只有当你优秀到会损害他的优越感时,他才会“攻击”你。
>> 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
>> 千万不要等你准备好了才写
>> 对于写作,不要有完美主义倾向,好文笔是练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任何时候,你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为写好下一篇文章做准备。所以,写作的精进过程,就是你不断发现过去写得很差的过程。
>> 坚信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 你要坚信,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这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从开始写作的那一天起,我就坚信这件事,从没动摇。
>> 迈出写作的第一步,重点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心态层面。你要从心底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这个事实;要知道你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千万不要等准备好了再开始写,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从写好一段话开始你的写作,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
第2节 支撑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
>> 在写作方面,新手与高手的差距除了遣词造句能力,还有一个更核心的东西——思考水平。
>> 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因此,提升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
>> 如何提升你的输入效果?
1.提高你的输入强度
2.提高你的输入标准
3.提高你的输入效果
>> 我们该如何阅读?下面是我的几点阅读建议。要带着目标和预期阅读;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甚至做笔记的习惯;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好内容要反反复复读;阅读时,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代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 如何训练你的思考能力?
1.习惯性追问事物的本质
2.习惯性建立知识的链接
3.习惯性应用所学的知识
>> 如何强化你的输出能力?
1.高频写,持续写
2.既学写故事,又学写观点
3.建立自己的写作流程
4.建立自己的反馈系统
>> 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写作能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其中,输入是前提,思考是本质,输出是结果,学好写作,三者缺一不可。
第3节 为什么你必须公开写作
>> 借助外部压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
>> 阅读数低说明你的主题不是大家关心的,点赞数少说明你的表达没能赢得多数人的认可,评论数少说明你没有想办法调动读者的参与感。有时候你以为写清楚了,但读者的质疑能让你发现不足并继续改进。
>> 借助外部激励,驱动自己长期写下去
>> 公开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只要你能创造价值,你就一定能感受到外部激励。
>> 只有公开写作才是真正完整的写作
>> 写作分为公开写作和私密写作,它们的区别不在于文体,不在于质量,而在于前者是公开发表的,后者是自己私藏的。我们一直倡导公开写作,它是作者和读者通过内容和互动共同完成的完整写作。通过公开写作,我们可以借助外部压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标准,借助外部反馈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借助外部激励驱动自己长期写下去。
第4节 到底怎样才算好文章
>> 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 我经常说,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想要创造价值,你得提供新知。新知的“新”很重要,你所表达的若是人人都知道,那读者不必读你的文章。阅读是读者的自我完善,他需要从你的文字中汲取他身上本来没有的东西。新知的“知”代表知识、认知,但新知也不局限于新知识、新认知,它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资料、新故事、新视角等。
>> 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 长短并不是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标准,判断文章好坏最重要的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
>> 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 写文章时,提出一个观点并不难,写一个案例故事也不难,难的是将两者匹配起来,而高手能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其实就是看你的论证是否精彩。提出一个好观点,却没有好的案例去论证,会让好观点立不住脚;如果有好的案例,即便读者开始不那么认同你的观点,最终也可能被你说服。如果讲的人都不能自圆其说,听的人怎么会心服口服呢?
>> 容易理解,不能高冷
>> 千万级大号“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在谈“什么是优质内容”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它不能高冷,不能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不能低俗,不能只迎合人们的欲望。
>> 人人都要学会把复杂的东西写简单,要写大多数人踮踮脚能够得着的内容,让80%的人都能看懂。
>> 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 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权下放到每个人手中,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作者的优越感成了传播的毒药。
>> 作者需要一种服务的姿态,而非说教的姿态,你要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能端着,更不能装,否则读者不会喜欢你。创作者不能俯视读者,不能谄媚读者,应该真诚地与读者说话。
>> 对于写作者来说,我们要建立一套对好文章的评判标准:好文章要提供新知,创造价值;信息量大且密度大;逻辑性强,论证精彩;容易理解,不能高冷;最后是永远有效的两个字——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