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张宏杰的《简读中国史》,分上下两部,第一部还不错,第二部有点糟糕。本书最近也比较火,属于人物传记类的畅销书。从畅销书角度来看,是符合标准的,简述了曾国藩的一生,非常励志的奋斗史,从白丁家族到位极人臣。从专业的传记角度来说,稍微欠佳,相比史学大家的作品,比如蒋廷黻、陈寅恪来说,本书只能沦为“口水文”,不堪持久,不过几年就会被其他畅销书替代。个人见解,文末详述。
本书结构清晰,分为4个部分,京官、湘军、总督和晚年。
京官。曾国藩祖上几百年没有读书人,父亲科考十几次才中秀才以善终,曾国藩也是7次才考取秀才。智商不高,唯有刻苦,方得功名。取得秀才之后,仕途比较顺利,直至京城做官。因为功底浅薄,读书太少,又非世族大家,所以进京之后更是苦读经史,奠定了他的儒家理学思想。最后因为直言进谏得罪咸丰皇帝,只能返回湖南。
湘军。居家期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皇帝命各地开办团练,以求抵御太平军。曾国藩遂临危受命、弃文从武,开创湘军。跟既有的满军、绿营兵不同,他按照自己的设想,重新制定人才招揽计划、队伍管理章程、奖惩薪俸体制,初始就励志训练一支精锐部队。经过持续近十年的围剿终于平定叛乱。但此时曾国藩军权在握,对朝廷又相当的威胁,曾国藩只能自减羽翼,裁撤湘军。
总督。因功勋显著,擢升为两江总督兼浙江总督。插一句,两江不是江苏和浙江,而是江苏和江西,明朝时江苏和安徽统称为江南省,所以两江总督实际节制江苏、江西、安徽,地理位置上也是毗邻的。浙江跟福建的关系好,所以一般是浙闽总督,现在仍是。曾国藩的两江总督后来升任直隶总督,属总督之首。因为剿捻有功,封武英殿大学士,属大学士之首。在朝廷中,官衔相当高。
晚年。曾国藩智力平平,身体也差。三十岁开始就各种不舒服,晚年更严重。有高血压、皮肤病、眼病、肾病、中风、脑梗,诸如此类,那个时候医疗不发达,六十几岁就离世了。曾国藩一生两个最大的贡献,首先是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另一个就是晚年发起洋务运动。曾国藩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再加上思想开明,觉得当下中国朝廷腐败至极,只能“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船厂、创办翻译书局、派遣留美学生,在态度上对洋人以诚相待,平等相处。曾国藩离世后,军权和政权移交给最得力的门生李鸿章。
以偏概全说下曾国藩的一生,更详实的内容还是直接翻看本书吧。开头说到本书是“口水文”,有点言重,但难成经典,确实是切身感受。
本书在很多地方有归纳总结,详实总结了曾国藩奋斗向上的一生,以及他遗留下的品性和思想瑰宝。张宏杰的文字功底也还可以,但是不求精,不深入,更像是流水账。大胆设想,如果跟张宏杰有相同履历的学者,经过几年研究,或许也可以写出这样一本曾国藩传。我这么说,是因为本书有事无情,只有生平,缺少思想。一是张宏杰本身的思想,文中几乎没有体现,一是曾国藩的思想,论述太少,应该做更多的阐述和分享。人物传记不能只有人和事,更要有思和情。而且,本书全部内容都在对曾国藩夸赞,没有任何负面评价,难道曾国藩真是完美圣人?这需要我后面再多了解曾国藩,自己求证了。
突然有感,看书还得看经典,畅销书可以是有意思,真的想要精进,还得看经典大家的传世之作。其中有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就是古文。推荐《古文观止》,算是研究古文的入门书,老少皆宜。
虽然对本书尽是批驳,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我对这本书评分还可以。如果从“传”的角度来看本书,应该会略有失望。如果从了解曾国藩故事的角度看本书,大家不会失望。虽然有古文交叉,但大都有翻译,没有什么阅读难度。所以作为曾国藩故事的普及读物,本书是完全合适,也是值得推荐的。如果之前看过曾国藩的传记,想要深入研究的,则不推荐。正如我之前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时说,《中国近代史》就应该全文熟读背诵,就是如此优秀的书,才适合作为深入研究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