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于死亡的边缘寻找生的希望

莫言说:如果中国作协只养一个人,那也该是史铁生。也有人说: 1991 年整个中国文坛没有文章,只有一篇《我与地坛》立着。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本书,真正让我看到了史铁生残缺的身体中,迸发出的坚韧不拔的力量。

在史铁生20岁那年,被诊断为急性脊髓损伤,他跟上帝说,要么让我痛快的死,要么给我健全的双腿,上帝露出了狰狞的面孔说,我要让你痛苦的活着,从此史铁生失去了双腿,成了一位永远坐在轮椅上的人。

这给史铁生的打击太大了,要知道他可是个体育迷,最喜欢田径。他开始变得脾气暴躁,摔坏家里的东西,三次自杀,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开始每日去地坛,思考三个问题: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

地坛是古代祭祀场所,后来演变成了地坛公园,也是史铁生的精神避难所,在这里他想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要不要去死这个问题算是想清楚了,那么为什么活呢?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清楚的,所以史铁生就常常去地坛,在地坛宁静的环境中,他想明白了,世界注定是一个充满差别的世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他感悟到,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其实后边可以加一句,我常以为是残缺衬托了完整。

我觉得史铁生之所以能一口气活到了59岁,有三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是他的朋友,史铁生卧病在床时,他最渴望的是朋友们来看他,一起谈天说地,让他忘却眼前的痛苦。

第二个是他的母亲。失去双腿以后,母亲照顾着他的身体和情绪,一遍遍的去劳动局帮他找工作,知道他想写点东西后,推着他去看电影。但那时史铁生的情绪坏到极点,有一年,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母亲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比较敏感,就悄悄地出去了,再也没回来。

后来史铁生意识到,自己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意识到,在自己承受不幸的时候,母亲也在忍受肝病的折磨,母亲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但从来没有对他抱怨过;他意识到,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他和妹妹好好活着。

第三个人便是他的妻子,陈希米。陈希米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很倾慕他的才华,两人一开始保持书信往来,史铁生肾病加重,陈希米悉心照料,后来,两人登记结婚,经历了多次病危抢救,陈希米在文章中写道:“我愿意在这黑暗的世界里,做你的眼睛,带你看尽人间的风景。”在陈希米的鼓励与支持下,史铁生笔耕不辍,创作了《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多部经典作品。陈希米也在翻译、写作事业中有了一番成就。所以,好的爱情都是相互成就。

史铁生的文字深邃质朴,无论是追忆母亲、外婆,还是昔日老师、伙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思考。更可贵的,是他面对命运的苦难,由消极逃避到坦然接纳,他更像是一座精神丰碑,给我们勇敢前行的力量。

精彩语段:

1、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是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和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2、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3、他不知道,他还不懂,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并且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是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是什么错误呢),但它却是不被原谅的。

4、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5、老柏树千年一日伸展着枝叶,云在天上走,鸟在云里飞,风踏草丛,野草一代代落子生根。

6、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鲜活的生命需要爱情,数不完的日子和数不完的心事,都要诉说。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我的躯体早已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逛游,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喜剧。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的心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