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曾是个特别重视家族整体发展的人,自老曾之后的100多年来,曾家有名望的人才累计有240余人之多,构成了一个名声远播的华夏望族。可以说正是老曾独特的治家策略,才造就了曾家一门多年的“辉煌”。老曾究竟是如何做到福泽后世、百年而不衰的呢?接下来的几篇品读,我们来谈谈老曾的治家之道,看看老曾如何通过有效地治家,一步步让曾家一门从平凡普通走向繁荣富强。
老曾对待自身修为坚持严于律己,对待亲朋好友却要坚持宽以待人。通过不断学习接人待物和做事历练,逐渐培养出了更为超脱的、洞达人情世故的本领,并始终做到宽厚待人,这才是真正的豁达。纵观老曾的《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的亲情与友情、真诚与善良这些内在的美始终存在于老曾与亲友家人的心中,从不因外界环境和身份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1、注重兄弟伦常,时刻关心兄弟成长。
①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六日,老曾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正月十五接到四弟、六弟信,四弟欲偕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常在家墪照管诸弟...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脩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
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心志。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二十两至金竺虔家。
老曾入朝为官后仍然时刻关注着诸位弟弟的学业前途,对于弟弟们在家乡不管是在家族私塾读书,还是希望去湖南省城跟随名师读书都表示支持,并不断汇款回家进行扶持。他谈到:六弟是个有志向的人,年轻人的锐气不能长久受挫,家乡那个小地方条件太差,而进京跟随自己读书的愿望又不能实现,也建议去省城读书。老曾的六弟是其叔父的儿子,也跟其他弟弟一视同仁。
在那个“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年代,家里出了得中功名的“先行者”,对于后来者的积极鼓励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这位“先行者”能起到领头雁的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关心帮助下边兄弟子侄们,早晚会出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继有人的兴旺局面。老曾此刻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他引领下的数十年里,弟弟们以及子侄们也都逐渐崭露头角,品学兼优起来。
②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老曾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
予生平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订。
在这份家书里,老曾进一步要求弟弟们将自己学业的专攻方向、具体困惑问题等详细地写封家书寄过来,以便自己了解掌握弟弟们的志趣和见识。老曾很看重兄弟伦常,认为自己身负教导弟弟的重任,并要求他们将往来书信保存好,每年装订成册,方便时时翻阅。因为这些书信里包含了太多的谆谆教导,由此可见老曾将兄弟如何共进看得何等重要!
2、兄弟和睦,是家族兴盛的根基。
对于每一个大家庭来说,能够做到上下一心、举家和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个很平庸普通的家庭,道光年间的曾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曾一家也不能例外。所以我们在很多老曾的家书里可以看到家庭里的各种琐碎之事和家长里短。那么,老曾和兄弟几人的关系是不是也存在过隔阂呢?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的一封家书里就曾详细提到了这个问题。
③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老曾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诸弟在家不听教训,不甚发奋。盖诸弟之意,总不愿在家塾读书...庚子年接家眷,即请弟等送,意欲弟等来京读书也...迨九弟来京,其意颇遂,而四弟、六弟之意尚未遂也。年年株守家园,时有耽搁,大人又不能常在家教之;近地又无良友,考试又不利。兼此数者,怫郁难伸,故四弟、六弟不免怨男,其可以怨男者有故。丁酉在家教弟,威克厥爱,甲可怨一矣...明知两弟不愿家居,而屡次信回,劝弟寂守家塾,可怨五矣。惟男有可怨者五端,故四弟、六弟难免内怀隐衷。前次含意不申,故从不写信与男。去腊来信甚长,则尽情吐露矣。
老曾进京为官安排父亲接家眷进京时,家里安排带一个弟弟在他身边就便读书。当时几位弟弟都想去,但最后只有九弟如愿,四弟、六弟没有如愿。年年待在家里,学业不能长进,几次考试也都失败。既没有安排名师指点,也总是不同意他们外出求学,因此两个弟弟憋了一肚子的委屈无法言表,所以很久都没有给老曾写过回信。这次兄弟之间闹别扭一年多,令老曾很苦恼,就专门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分析禀报了有关情形。
④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老曾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
男接信时,又喜又惧。喜者,喜弟志气勃勃不可遏也;惧者,惧男再拂弟意,将伤和气矣。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深知此理,故禀堂上各位大人俯从男等兄弟之请。男之意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
伏读手谕,谓男教弟宜明责之,不宜琐琐告以阅历工夫。男自忆连年教弟之信不下数万字,或明责,或婉劝,或博称,或约指,知无不言,总之尽心竭力而已。
接下来,老曾进一步提到:看到弟弟们有志气、不甘于现状这是好事,今后不应该再不听从弟弟们的想法,这样会伤了兄弟的和气。兄弟和睦,再穷困弱小的人家都会兴旺起来,而兄弟不和,即使是世代官宦人家也必然败落,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兄弟和睦摆在第一位。老曾再次强烈建议让两个弟弟去省城求学上进,早日科举成名。在努力维护兄弟亲情关系上,老曾经常利用家书长篇大论,殷切关怀着几位弟弟,这种关心和努力,老曾做了一辈子。
⑤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六日,老曾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第,可喜也。
在这封家书里,老曾谈到了家庭和睦的意义所在。一个家庭里,哥哥说话弟弟都奉行,而弟弟有请求哥哥也都答应,那就是和气团生、家道兴旺的表现,这个家庭里就会福泽绵生。六弟作为叔父家的继承人,也希望能够早日继承祖业,为整个家族争光。希望兄弟之间永远和睦相处的老曾是没有私心的,在他眼里一个人的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兄弟们都成功成才带动整个家族兴旺发达,才是老曾日夜期盼的。
3、谆谆教导,正确引领弟弟的人生方向。
⑥ 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廿一日,老曾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
温弟自去岁以来,时存牢骚抑郁之气,太史公所谓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往者,温甫颇有此象。举业工夫,大为抛荒,闲或思一振奋,而兴致不能鼓舞,余深忧虑,每劝其痛著祖鞭,并心一往。
自去岁秋冬以来,间温弟妇有疾,温弟羁留日久,牢落无偶,而叔父抱孙之念甚切,不能不思温弟南归...欲劝温弟南旋,故上次信道及此层,欲诸弟细心斟酌。不料发信之后,不过数日,温弟即定得黄正斋馆地。现在既已定馆,身有所管束,心有所系属,举业工夫,又可渐渐整理。
在老曾进京为官十年后,兄弟中比较有天分的六弟终于也来到身边跟随自己读书。但自命不凡的六弟始终有一肚子牢骚和抑郁不得志的情绪,一会儿精神萎靡、内心茫然,一会儿又满血复活、精神大振,始终心性不定,这令老曾十分担忧,经常劝弟弟痛下决心,一心一意地奔前程。后来,弟弟终于得到了黄正斋馆教书的机会,身有所属,心有所系,可以专心准备考试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做事能够一帆风顺、各种成功,但现实总是各种打脸。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目前做的事情(从事的学业、工作)短期内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想要换一个方向努力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内心时刻在徘徊犹豫、举棋不定、一片茫然。于是,得过且过者有之、渴望马上成功者有之、内心不满愤世嫉俗者有之。所以,如果内心里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方向引领我们奋力前行,最后终究会一事无成。
纵观老曾与诸位弟弟的往来家书,我们可以看到老曾把兄弟和睦、共同承担家族兴旺的理想推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并为此不遗余力的努力着。在老曾看来:人在江湖尚且讲究一个好汉三个帮,更何况是一个家族内的亲兄弟,只有兄弟之间上下一条心,才有可能家和万事兴。不得不说,古往今来的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够知行合一,明白之后还能坚持做到却不是容易的事,老曾最后做到了。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成长后进入社会,家庭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庭、如何与家人相处,甚至影响和感染家人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对《家书》系列进行深入解读不光是为了学习老曾如何做学问、识人、治家、交友和理政,更重要的是从中吸取他的思想精华,看懂他的处世之道,明白他的人生哲学。对家庭,老曾的看法就是:兄弟一条心、家和万事兴。学习了!收队!
< 第十章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