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抟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它是浑沌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必须了解最初的历史,才能参透“道”的规律。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本章以抽象的理解,采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老子为我们提出了三个带有悬念的命题,即所谓“夷”、“希”、“微”,它们分别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摸的没有形体的东西,也就是无形、无声、无状的东西,老子认为这些无形、无声、无状的东西根本不能追根问底,但是它们却可以浑然而为一体。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日夷”,是说看不见的名“没有”。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要人看到“没有”,看到“空无”。人从认识有形到认识无形,本身的形状也渐渐扩大。
老子说“听之不闻名日希”,是说听不到的叫”“寂静”。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要人听“寂静”,听到无声之声。老子在另一处说“大音希声”,是说最大的声音充盈世界,以至听不见。比如人睡在夜晚的海船上,开始时听见波涛,渐渐地也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这样,我们就知寂静其实是一种声音,正如寂寞其实是一种语言;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到寂静的声响,是因为它已完全占据我们的心灵,合二为一。
老子说“抟之不得名日微”,是说捉不到的叫“微茫”o老子这话隐含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捉到微茫。微茫如暮色,仿佛不可触摸,其实人走在暮色中,全身都是喜色。
老子说它们确实存在但却无法命名,因为它们缺少可以进行比拟的对立或等同物;而且同时,它们也没有形状、没有表象、没有标记,只不过就是一个混沌的存在。按照老子的理论,这个不能言说的东西,就是“道”,老子认为大道就是那个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摸也摸不着,无法用我们人类的感官去感觉,只有用意识去体会;无法以概念来分析和判断,只能以精神来接近的自然规律。因此夷、希、微都只是一个简单的描绘词,无法以它们来探索大道的本源,也无法真正了解大道。因为大道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存在于冥冥之中,是变化的,是无影无形、无声无息的。它没有光亮和黑暗,没有前进与退后,没有停止与运动。可以说它没有丝毫的相对性,它是永恒的,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当你感觉到它的存在,似乎可以把握到时,它却又忽然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最贴切的概念来概括它,因此把它叫作“惚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迎之不见其首”,指看不见开头。“随之不见其后”,指找不到结尾。看不见开头并不是没有开头,而是开头太乱或太远。找不到结尾并不是没有结尾,而是结尾太远或出乎意料。
这段话,有点玄。我们可以理解为,老子认为世界是有运动规律的,不论我们认识与否,它都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不应受表象所迷惑,应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同时我们做大事时,自身清清楚楚,却只让人看到该看到的部分,瞒天过海,示假隐真,才可成就事业。
老子的这一智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又一法则。
20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