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湛庐文化举办的12+思想节上,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约翰·马尔科夫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给观众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内容是在机器人大赛中,各个机器人的表现。那个视频中的机器人看起来非常的蠢萌,观众看到它们的反应,就像是在网上看到外国人傻缺作死的搞笑视频,或者是看自己家的狗傻傻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一样。
看起来人工智能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最近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和围棋世界高手李世乭的四次对战,前三次三连胜,似乎又使人工智能的前景画风大变。
有时候,Siri也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人工智能要占领地球的错觉。
很久之前,霍金、比尔·盖茨和马斯克等人就明确表示过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担心人工智能的文明突然爆发,产生意识,进而消灭人类。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确实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代替人类做越来越多的工作,根据一项报告,到2025年,约有25%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所取代。2013年,由牛津大学一位研究者发布的论文显示,未来有700多种职业都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最为危险。也就是说,司机、技工、建筑工人、裁缝、快递员、抄表员、收银员、保安和洗碗工属于比较危险的、有可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
听起来很可怕吧?那么在艺术领域,比如说音乐,会受到人工智能的侵占吗?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周杰伦这样的流行偶像、词曲创作人,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呢?
小编在读认知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这本书试图解释什么是人类的心智,它来自何方,是怎样使人类思考、感觉以及追求人基本的生存之外更高层次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人们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什么原因使孩子们变得淘气顽皮?
为什么坠入爱河的人看起来都像傻瓜?
什么让我们发笑?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鬼神?
这些问题看起来无须思考,因为“我们人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到底有多难呢?
在上大学时,小编上过一门课,课程的内容是组装一个小型的机器人,然后写出程序,让它完成简单的动作。每个小组6-8个人不等,忙了一个下午,最终也就能让那一堆积木一样的东西按照程序,前进几厘米,后退几厘米。
如果一个机器人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开门动作,它要完成哪些事呢?
这扇门是从左边开还是右边?是推开还是拉开?如果是推开,要从哪里着力?如果是拉开,它如何把“手”扣在门把手上?门有没有上锁?如果需要钥匙开门,它如何“拿着”钥匙?
正如《心智探奇》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到现在还见不到真正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以机械方式重造人类心智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而是因为我们人类日常处理的工程问题,要比登陆月球或测序人类基因组困难得多,在解决这些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视物、行走、计划以及完成日常事务。
从生物学角度看,有些活动,越无聊越空虚,人们就越赞美它们。艺术、文学、音乐、幽默、宗教和哲学被认为不仅能令人心神愉悦,而且还优雅高贵。它们是心智的最佳作品,使得人们不枉此生。
美国一位教授兼作曲家David Cope曾经开发了一款软件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 (音乐智能实验,EMI)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音乐作曲系统。这个软件谱写的巴赫风格作品曾经让听众无法区分哪个是它的产物哪个是巴赫真正的作品。
(上图为David Cope)
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但其实EMI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从一名作曲家的作品中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重现结构,然后以新的排列来复用这些结构,依此产生一份“同样风格下的”新作品。可以这样理解:买过来一批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的汽车,拆开以后把零件重新组装乘一辆“新车”。
所以它只是一台会模仿,不会创作的机器罢了。虽然能“创作”出不错的曲子,但是没有灵魂和创新。
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现在,不仅拥有了语言和情感,还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在追求着艺术、文学和幽默这些东西。它们都是人类心智的杰作,我们的生命因它们而意义非凡。
人工智能也许能够写出还不错的音乐,但是离真正的艺术还很远。
我们可以先松一口气了,毕竟无法想象几十年后,小孩子中的流行偶像会是一个傻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