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的我就像没人要的孩子。
常常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反思:
我也不差啊,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快三个月了还找不到?
除去大环境、行业、岗位需求的原因,我就在想我还能做点什么。
发了消息没人回,那就再发一次;
发了简历后就没有下文了,就再改简历;
面试没过的,是状态不好啊、能力不匹配啊、表达不行啊、还是自我介绍不行啊?
哪不行我改哪,我就不信了。
继第一个月求职经验总结之后:面试过了,却没拿到offer,竟然卡在......
第二个月又有了些新的经验,分享给需要的伙伴。
都是个人体验,不一定有代表性,仅供参考,我所在的行业是教育培训/互联网线上教育,求职方向是课程设计/内容运营。
信息搜集
刷招聘平台之前,自己对工作期待有个划分,我是分成:绝对不会去的、可以考虑的、特别想去的,这样会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训练招聘平台往你想要的职业方向推(以 BOSS直聘为例):当平台给我推主播、k12教研、销售这类的我都会叉掉,这是我明确不会做的,还有一些肯定不会去的公司,我也会叉掉,这样平台就不会给你推类似的了;
刷新之后记得重新筛选行业(如果没有偏好的行业方向可以忽略),因为我发现每次刷新后,之前选的3个行业就没了,需要重新筛选,这也是为了让平台给你提供更精准的推荐;
花钱曝光简历:效果一般,我是买了30次的,花费30元,每天刷新一次,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机会,也就会有一两个,还不匹配;
破除一些固有信念,比如我总爱去看熟悉或听过的公司,好多没听过的公司我就滑过去了,根本不会点进去看,这样无形中就减少了很多机会。
面试
面试前充分沟通,尽量多了解一些岗位职责和需求,因为实际上的工作内容和JD上写的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样有助于判断是否值得去面试。
如果遇到实际需求和岗位描述差距较大的,事先又没沟通清楚就去面试了,往往会白跑一趟,浪费时间,尤其是北京这么冷的天,出门面试太不容易了。
认真对待每一次面试:我有几次就觉得工作一般、工资也不怎么样,就没好好准备及积极表现,这样的状态面试官也能感受到,所以大概率就没有下文了。所以既然去面试了,就要认真对待,争取拿到offer,入不入职再另说。
比较人性化的公司:初面先在线上进行,合适了再线下面。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比较人性化,考虑到求职者的时间成本,也节省了彼此的时间。
反对任何歧视:年龄的、性别的、身材的、婚育的。
在面试前都会填一个信息表,我面试过的大部分公司的信息表上都要填写婚姻状态、身高、体重,这个特别不舒服。
在面试时,面试官会委婉地问:“方便问一下,你结婚了吗?”,“没有”,“有男朋友吗?”
我真是不想回答,有时为了不被问到会在自我介绍中直接说明我单身,总归都是不舒服的。
社保权益记录和近一年薪资流水的下载方法
薪资流水在银行APP上即可下载,不需要去营业厅;
社保权益记录下载方法,请关注公众号,私信:社保权益记录下载方法即可收到一个电子版的操作指南,这个自己在支付宝上找还挺费劲的。
代缴社保避坑
这里主要是涉及到是否可以办理失业保险金的申请,因为申请条件之一是非自愿离职,但大部分代缴机构在减员时是不能给办理非自愿离职的,除非找专门做这类的机构,其它都是自愿离职。
我找代缴时不知道这个信息,等申请失业保险金的时候才知道。
但是代缴机构是不会给你改成非自愿离职的,所以就没法申请了。
一些思考中的问题
暂时找一个工作过渡VS按着既定的职业方向找,要怎么做选择?
你对年底找工作怎么看?有人说年底因为大家都等着年终奖,都不动,这时竞争小,而且公司也会在这时为明年的布局做准备,反而是好时机。
那它的反面就是年底工作机会确实是少一些,是不是工资也会低一些呢?
工作跟之前差不多,薪资比之前低,你能接受降多少?
最后我的一个信念是:不管怎样都饿不死。
找不到想做的,就打点零工,我真的是下载了58同城,从BOSS直聘刷到了58同城,还去了物美超市找工作,他们在招拣货员。
就是把多点上的订单商品找出来,朋友说挺好玩的,像玩找茬游戏一样。
哈哈,确实。
不过我还是被12小时的工作时长劝退了。
祝愿伙伴们都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