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窄门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2期“门”专题活动。

李大兵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时选择了不要单位,一次性补贴了80万,在十多年前这绝对算得上一笔巨款。李大兵拿着这一大笔钱,没有做投资,也没有搞实业,却想要开一家孤儿院,初步预算是30万。这个想法一出来,首先在李大兵家里炸锅了,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李大兵的老婆黄小梅,坚决反对的那种。

黄小梅跟李大兵结婚快二十年了,一直是两地分居的生活。两个孩子一个18岁,一个15岁,都是黄小梅一个人辛苦拉扯大的,李大兵是军人,当初结婚时就知道,所以黄小梅也没有怨言,任劳任怨地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尽量不给李大兵添麻烦。如今好不容易盼着他回家来了,没想到他竟要把全部家当投进公益事业,开孤儿院,那不就是学雷锋吗?以后一家的生活就指着这点钱,他要是这么做了,今后的生活该怎么过?

李大兵却一意孤行,一定要开孤儿院。黄小梅眼见无法阻止,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放弃这个想法,要么离婚。她没有想到的是李大兵竟然选择了后者。李大兵把房子、孩子、车子和存款都留给了黄小梅,除了一次性补贴的80万他拿走了30万作启动资金,剩下的50万也留给了黄小梅。

黄小梅看着如此决心的李大兵心里有些后悔,跟着这个男人,他确实从来没有让她吃过苦,他没有不良嗜好,也不在外面乱来,心里有这个家,但为了他的理想和夙愿现在连家也不要了。可是除了这一点,他真的算个好男人。其实黄小梅也是理解他的,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因为父母都早早过世,李大兵是村里的大爷大妈们养大的,这百家饭也算养人,李大兵长得高高大大的,成年后村里把他送去当兵,他也很努力,在部队里吃得苦,舍得练,还因为见义勇为获得二等功嘉奖,被部队保送读了军校,还提了干,如今转业回来,如果选择进体制内单位,至少是个科级干部职务。黄小梅最希望的就是他能进公务员单位,有个稳定的工作,再低一点,进企事业单位也行,福利待遇差点,也算稳定,这辈子她不图大福大贵,只要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行。可这样低的要求李大兵也不想满足她。

离婚后的李大兵揣着30万现金走了,就这点钱,想要把孤儿院运营起来有点难。李大兵找到了在民政局工作的战友马力,希望从政府那里获得一些支持,给他解决点经费,但他的希望马上破灭,对于他这种民办福利企业,政府根本不可能还没看到影响就给补贴。但马力还是被他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所感动,他给李大兵推荐了一个人,也是当地最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李民生。因为李民生这个人也是苦水里泡大的,如今发达了,便对公益事业很上心,总想着回馈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果然,李大兵找到李民生,把他的规划描绘了一番,李民生听完就问他要多少?把李大兵都惊了一下,他想李民生若真如马力说的那样,这个投资肯定拉得到,他没想到如此干脆,有钱人还有情怀,做起事来毫不拖泥带水,太利落了!

李民生拿出了20万,李大兵还有30万,把资金凑足后,李大兵才开始他的一步步申报计划,首先得选址,还得申请建设土地。因为是公益事业,土地很快批下来,后续的建设因为资金到位,也是一路顺利。

孤儿院建成后,李大兵找到了民政局局长,请他过来为孤儿院开张剪彩,民政局局长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宣传点,一个退伍兵,拿出全部积蓄,甚至为了做公益而离婚,确实值得很好地宏扬这种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考虑到自己的影响力不够,于是又想到了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汇报,请副市长站台,市电视台定会派人来现场采访报道。

果然,副市长也觉得这是件可以全面宣传的好事,自己去站台也很光彩,有这样高觉悟的市民对副市长来说也是一种荣耀。经副市长一到场,再加上媒体的极力宣传,很快李大兵的阳光孤儿院就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当然,因为有了媒体的宣传,李大兵拉到的赞助不少,除了前期的投入,后期的运营,李大兵靠的是社会赞助和红十字会及政府的补贴政策。李大兵是个非常有经营头脑的人,虽然建孤儿院的本意是想要回馈社会,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但推进的过程中,他就发现,单靠拉赞助太难,必须要有自营能力,要通过孤儿院的公益来增加一些经济效益业务。

李大兵发现私家车开始进入家庭,他想人们对于考驾照会有很大需求,于是以孤儿院为名头创办了阳光驾校,专门开展驾驶员培训。随着私家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驾考的需求爆棚了,阳光驾校的生意异常火爆,成为了阳光孤儿院最赚钱的生意。随着生意的做大,李大兵又开起了汽车维修、洗车、检测一条龙服务,随着孤儿的增加,还建起了自有的学校,制衣厂和床上用品生产厂等等。

不到十年光景,李大兵因为公益事业而渐渐声名鹊起,从寂寂无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他和他的孤儿院,还有孤儿们在各大电视台出现,得到广泛宣传。至此,李大兵算是名利双收,这些年的副业远超主业,他的投入早就回来了,财富也积攒了不少。但此时的他仍然心中有着一颗做公益的炽热的心,没有把心思放在敛财上,直到他遇上谢远华这个女人。

谢远华也是个老板,经营着一家不大的电子厂,专门为大厂代工的那种。谢远华虽然厂子不大,但利润不低,除了管理人员,她的员工大多数都是残疾人,薪酬不高,各种福利补贴都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跟李大兵的孤儿院不完全一样,但她也算做了不少公益,给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如果说李大兵的初心是真的想帮无家可归的孤儿,那么谢远华的本心却是只想利用残疾人给自己谋利。一个小厂想要接业务谈何容易,但因为有了残疾人这个群体,她便可以坐上直通车,获得大厂的关照,得到政府的各种补贴,还有税收政策的优惠,在这点上,谢远华算计得很好。但有一点她也没办法解决,残疾人用工多了,效能就低了,质量也上不去。大厂照顾归照顾,质量标准、时效要求都是少不了的。所以,几年下来,谢远华的小厂规模没有扩大,运营情况也就差强人意。

两人在一次公益活动启动会上结识,谢远华就觉得李大兵的业务经营得好,于是有意接近他。谢远华大小也是个老板,而且还是个有几分姿色的老板,同样做的都是公益性质的工作,李大兵心里对谢远华自然不会排斥。几番接触下来,谢远华成功达到目的,李大兵对为了事业一直未成家的谢远华另眼相待,生意上的事也和她开始商量。看时机成熟,谢远华开始了她的计划。

大兵,这些年你的产业越来越多,钱也挣了不少吧?谢远华漫不经心地问道。

还行,没有多少,虽然产业不少,但孤儿院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运营成本越来越大,剩不了多少。李大兵感慨地说道,外人看来很红火,其实并不容易。

那你没想过要开源节流吗?谢远华轻声说道。

开源节流?怎么个开法?又要怎样节流呢?李大兵不解地看着她说,孩子们吃穿用度都不能少。

不少他们的,但是可以好好利用他们。谢远华降低的话音,小声地在李大兵耳边说了一通。

从那以后,洗车厂多了一些青少年洗车工,制衣厂里也是,只要能让孤儿们做的事,全部都用上了,还美名其曰为加强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但这些孩子都是免费的童工。至于他们的生活水平,开始日渐下滑。不仅是在身体上利用孤儿,在社会公益资金争取上,谢远华开始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媒体活动,让一些特别苦,身体特殊的孤儿去卖惨,以获取更多的福利赞助。

李大兵发现,谢远华这个方法来钱真是快,而且谢远华特别懂得生活,两人在一起后,谢远华总是会给他特别不一样的惊喜与新奇,跟黄小梅的节省与朴实相比,谢远华处处都透着高级感,李大兵突然发现,人生还可以如此享受。随着生活的日益奢华,两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对孤儿的盘剥也越来越狠。

李大兵并不知道,在谢远华的温柔乡里,他与自己的初心背道而驰走得太远了。直到有一天,一封举报信直接送到了市政府副市长手中,李大兵与谢远华的罪行才暴露出来。因为涉嫌利用孤儿谋利、虐待孤儿和私占社会捐赠资金等等罪行,市检察院作出逮捕决定。

李大兵从一个满载社会荣誉的名人,一个转折进了牢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