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的热闹里,需要修炼一颗能够静下来的心。
01
对于内向安静的人来说,与人交往,或者在人堆里做事儿真的是件及其让人难受的事情。
偏偏只要活着,这些事情就无法避免。
和同事搭话,往往要垂眸思索片刻,话才乐意从口里蹦出。突然碰上领导,脑子和嘴巴总要闹变扭,要么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只能胡乱行个礼,要么胡乱一说,都不知道怎么就说了那些话……事后恨不得立刻去世。聚会时,那整个儿更像是长满了刺儿一样,浑身难受,总想立刻逃离。
内向的人似乎总是这样,活的那样辛苦,总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还总让焦虑、抑郁光顾。
行走在尘世中,性格又如此,简直都不敢想以后。但事实是,虽然现在这样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但我已经能够平和面对了。
遇见《人性的弱点》,让我见识了“书写”的力量。遇到烦恼,我学会先不忙着忧虑,而是借助纸笔将其倾倒出来。这让我能够逐渐看清烦恼,“看见即疗愈”,你都知道敌人是什么了,应对的方法总会有的。
偶然间,痛苦不堪的我,独自走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漫无目的的看着三三两两的人说说笑笑走过,听着身侧“嘀嘀~哗哗~”的车子驶过的声音,感受着微风从脸上轻抚而过的清爽,似乎那些悲伤慢慢消散在夜色中,有种“我又行了”的感觉。
这是我切身感受过的“静”的力量。从此,也爱上了去体验“静”的过程。
不论是什么,不论在哪里,只要能让你静下来,那便是你的净土。
一片净土,就像是一个能量池,不管你经历了什么,只要靠近它,你的不快总会自然而然散去,能量会慢慢回归。
生活中要遭遇的事儿我们无法未卜先知的避开,但我们可以反思,静静的不断修炼自己。
直到现在,这样的我依然会遇到各种令人苦恼、尴尬的事,但我已经能够调整好自己了。
02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静,就是那个契机。
《大学》第一章就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实,不管你是什么性格的人物,在世道中行走,静,都是你要具备的能力。
尤其是现今什么都得“快”的时代,很多人都停不下来。
上班得赶,做事得快,休闲刷的视频得短,一切发生都挺合理。
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和亲人相隔两地,距自己也越来越远……
那么辛苦,得到了什么呢?
金钱?地位?
但你可曾想过你失去了什么?
亲情?爱情?健康?甚至是迷失了自己?
大道至简,阴阳和合,动静结合。光是一直马达似的动作着,你又不是机器,况且机器一直运作也会罢工呢。
适时到定下来,静下心。寻一方净土,把我们身上的疲劳洗净,心里的悲喜忧恐化除。轻装上阵,你才能做的更好,得到的更多
《吉祥经》也曾说:“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心中清净一片,逢人遇事都会更美好。
寻静,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国家发展总也离不开栋梁。
列奥纳多·达芬奇不就是能静得下来心来,遵循内心的好奇,这才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在地质、建筑、作画、机械、解剖……都能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一书中也有“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可见,静心对做学术也同样很有帮助。
回顾四望,如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像古时那样鸾翔凤集,现今基本都看不到了。这不禁让我们惋惜。
总之,不管现在的你居何地,处何职,希望你都能寻到一方净土。生活本不易,但那一方净土,会是抚慰你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