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要好的一位女性朋友,前天电话聊天时告诉我,他可能的话今年得年底准备结婚,对象是一位刚认识还不足半月之久的男生。作为好友,我希望她还是能多相处,多了解一些,这样更为妥当。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出的决定,既非一见钟情,又非全面的了解,做出结婚的打算是否太过草率,这样的婚姻真的有足够的稳定性吗?
在我的观念中,最复杂最难了解的莫过于人。在恋爱中如果有结婚的目的,那最少也需要有两年的时间来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然而,大龄单身人数越来越多,这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现实,人们急着解决终身大事,或为自己青春年华将逝而焦虑,或只为堵悠悠之口。在我看来,虽有用,却也冒了太大风险。
闪婚其实也就是结婚这一仪式,说它能够决定婚姻质量,言过其实。没有闪婚的婚姻也有不幸,婚后的生活中的沟通与磨合才是能决定婚姻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抛开对闪婚的偏见,然后理性一些的去分析它。通常将认识不足一年就结婚称为“闪婚”,这个时限也有越来越短的趋势。由于时间短,所以双方互相了解的机会就不多,性格、家庭背景、人品,很多复杂的东西就没有及时显现出来,但这一部分,并没有因为没有发现而消失,它将转移到婚后去暴露,所以说,闪婚是将一部分婚前的风险划归到婚后去承担。但由于它只是个风险,所以也有几率不构成一个真正的“灾难”,所以闪婚也可能是早一点的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说,女性的择偶策略,是一种长期策略,在作出决策后更容易去坚守、忍耐,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更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相对于男性来说,闪婚的婚姻一旦出现危机,女性受的伤害会更大。
如何抉择,将看你更喜欢将风险放在哪个阶段。或者建立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来缩短相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