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CCTV音乐频道,看到一个节目,蒋国基演奏《吹篪怀古》(如下图),横吹类似竹笛一类的乐器,刚开始还以为是笛,后来一查,原来不是笛,它就叫篪。
“篪”字怎么读
“篪”字的读音和“持”字相同,都是chí。它是一个形声字,由竹部和虒(sī)声组成。
它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器,类似于现在的笛子,但是有八个音孔,横着吹奏。
是一种汉民族的传统古乐器。《广雅》和《尔雅·释乐》都有对这种乐器的记载,称大篪为沂。
《诗经·小雅·何人斯》中也提到了“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埙(xūn)也是一种土制的吹管乐器,形如鸡蛋,有六个音孔。其音色悲,能与埙相融合得很好。
这两种乐器都是古代雅乐中常用的乐器,可以表达高尚的情感和品格。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乐器逐渐衰落,很少有人会吹奏了。
现在能见到的古代篪很少,台北孔庙收藏有一件精品篪,曾侯乙墓也出土过一对篪。另外,“篪”字还可以作为竹子的名字,在《水经注·湘水》中有“(君山)东北对编山,山多篪竹”的记载。
说到“篪”字,不得不说说这个已很少用到的“老妪吹篪”这个成语。
它是指年老体弱的妇女吹奏竹管乐器,比喻用攻心之计止息战争。这个成语出自《洛阳伽蓝记》,原文是“快马健儿,不知老妪吹篪”。
话说北魏时期,河间王元琛住在洛阳的一个豪华府邸,家中有三百个美女。其中有一个叫朝云的女子,她会吹一种叫篪的乐器,还会唱一些动听的歌曲。
元琛被任命为秦州刺史,去了西北边境。那里的羌族人不服魏朝的统治,经常造反,魏军打了很多次,也没能平定。
元琛想了一个奇妙的办法,他让朝云打扮成一个穷苦的老婆婆,拿着篪到羌族人的营地去乞讨,并且吹奏她的歌曲。
篪声呜呜,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那些反叛者听到了这熟悉的曲调和哀婉的乐声,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阵悲凉。
家乡的茅屋老井,山川田野,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又都历历在目,他们纷纷走到一起,痛哭流涕,说我们在这儿当寇贼是何苦呢?
何苦背井离乡滚爬在这样的荒山野岭当叛军呢?
羌族人听了她的歌声,都感动得流下眼泪,他们说:“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家乡,跑到这里。”于是他们就都投降了魏朝。
秦州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就说:“魏军的勇士都不如一个老婆婆吹篪。”
当然,现在已经很少用到”老妪吹篪“这个词,它比较生僻,难以理解与传播。但这也是汉字的魅力,短短四字成语,却涵括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明这样的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