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把本文当做一篇课后反思来写吧!
今天上了一天的体育课,说不累是假的,但要说累也是假的。为什么?
一天下来,高三级12个班级全部体育课上完,按照学校安排每节课是两个班级同时上课,光整队下达口令都累的够呛,何况还有其他的“讲解示范”,所以还是会感到些许身体的疲惫。但要说累,确实谈不上。虽然上了六节课,却不知道我在教什么,似乎什么也没有教。只是简单重复过往的模式——集合、点名、准备活动和解散自由活动。这样的“放羊式教学”你说能累到哪里去?我自己都无法解释。
身体地疲惫稍作休息是可以恢复的,可是心中的不安却难以平复。教书十五个年头了,也算一个老教师了。论经验可以说应该达到经验丰富的阶段。然而,说句实在话,目前我的专业水平却比不上刚踏出校门那会儿的水平。那时候有冲劲,有热情。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热情和冲劲渐渐退却,只剩下勉强的应付。
曾经不止一次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却是无能为力。似乎被一个看不见的怪圈套住了,想要挣脱很难很难,说不清道不白。经过不数次的挣扎后,我妥协了。一个人,想要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太难太难了。
经过深入的了解,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基本上没有上过几次像样的体育课,更多的是习惯于“放羊式”的教学模式。基于这样的模式下,到了高中,想要改变,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喜欢放羊式的体育课,而不喜欢甚至厌恶有内容的体育课。
就拿今天的体育课来说吧,其中有一个54人的班级,到操场的只有30人,旷课的有24人。看着点名纸上的一个个小圈圈,心中的不安油然而生,却久久不能平复。
到底是作为体育老师的悲哀,还是众多学生的悲哀。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课,有参加的同学大部分只是迫于考勤的压力。安排热身跑,区区不到400米,竟然有一半的学生,特别是女生以各种理由拒不参与(来例假、肚子疼、头晕等等)。这样的现象不是个例,在全校所有班级有不同程度出现。
表面上看,学生的旷课不参加体育课是学生的问题。细想却又不完全是学生的原因。这其中有没有体育教师(激发不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的问题,学校管理的问题。
据了解,从学校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每一间教室安装了空调。也就是从那时起,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为了不让学生中暑而把室外课改为室内课,在带有空调的教室里上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在空调教室里上体育课了。
如果是空调的原因,那么问题好解决,督促学校加强课间管理,以学校的名义发通知到逗留各班,严禁学生体育课在教室逗留,管级行政和班主任加强巡堂力度就可杜绝。
如果是体育教师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很有必要。摆在所有体育教师面前的是一个课题。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这个课题,有待所有体育教师深入研究。
如果是学生本身的问题,那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也很有必要。建议利用接下来的体育课、班会课等时间节点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
环境不可改变,唯有改变自己才是硬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来参与体育,在以后的体育课堂中,我将以理货多变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真正喜欢体育。
好了,一篇课后反思越扯越远了,就此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