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脱口秀
嗨,大家好,我是李虎虎,今天给大家讲三个我的故事。
我是个圆寸宽肩膀带着大金链的西北汉子,自己却没有自知之明,却经常和别人聊天说:咱们文艺青年怎样如何……
哎,自知之明这是个成语,知识点,大家拿笔记一下。
我生于陕西咸阳的一个小镇,
父母两开了一家服装小店,妈妈的嗓门大,我每次看到顾客和妈妈讨价还价,争的是妈妈面红耳赤,就觉得妈妈又和人吵架了。
因为你不生气,别人就觉得你赚人家肯定赚多了,你一生气,顾客觉得差不多了,到老板的底线了。
妈妈每天这么“表演”肯定很累,而且还要干家务,还要养两个孩子,压力肯定很大。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妈妈比较善良,发泄压力的时候没有打冷娃,而只是对他,大喊大叫、羞辱、嫌弃,然后忽视他此时的感受。
我仿佛看到了在那个昏暗的角落,有一个小男孩,他呆住不动,他吓坏了,我猜他此时不是悲伤的,因为他的脑袋应该是一片空白,只是嗡嗡作响,耳朵发烫。
在他木讷的表情下,我看到了一双无助又绝望的双眼。
我想抱抱这个小男孩,我想俯下身来,温声细语,平视的看着他的可爱的小眼睛,并对他说上一句:“虎虎,快到妈妈怀里来,妈妈看到了你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写作业,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当你在看电视时,妈妈用很强硬的语气命令你去买酱油,对不起,妈妈忽略了你的感受,没有尊重到你,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情,妈妈会说:妈妈,知道你这会想要看电视,看电视很舒服,对吗?但家没有酱油了,咱们家下午的饭就没办法开了,全家人都要饿肚子,你看,要不要帮妈妈去买瓶酱油回来?”
求求你这样的爱能不能不要啊。
因为他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几乎隔三差五就有。
他告诉我,妈妈的心情就是家里的天气,如果妈妈和顾客今天的表演入戏太深,他放学后就会谨小慎微,在家尽量看着地板走路,但当他做完作业,妈妈在看知青下乡的电视剧,他还是贱不兮兮地愿意坐在旁边一起看。
但当进入,广告时间,常常会被点到,作业写完了吗,你在这看,拿来让我检查,写的这叫什么字,狗爬的吗?叭叭叭叭叭地被骂一顿。
下次写认真了,她也从不表扬,她又会说,来把课文背诵一遍,听着广告背课文,多数是背不好的。滚蛋,你还想看电视,看你个大头鬼………
有一次,课文也背出来了,但过一会儿,妈妈会提着嗓门说,都几点了,你也不看看,你咋还在这,睡觉去!
在他的印象中,妈妈对他说话,很少不带情绪的,而且多半会喊起来。
令他影响深刻的一个画面是:
应该是大年初一的夜晚,他一个人在家门口,我放着一个凳子,凳子上点了一根红蜡烛,还有他喜欢的火柴炮,那天白天下过小雪,地上湿漉漉的,他用蜡烛点燃他的火柴炮,扔到老远的地方,“嘭”,他玩的正开心,黑暗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他的老同学臧杰,臧杰看见了他,掏出了自己的火柴炮点燃后扔向了他,吓得他躲回了家,臧杰以迅雷不及掩耳响叮当之势,抢走了他凳子上的火柴炮,跑了,他出门追杰,当杰快跑到自己家门了,他捡起一块板砖,追到杰家门口,杰的爸爸出来了,他告诉杰爸爸:你家儿子拿走了我的火柴炮。杰爸问杰,杰说,没有拿我的炮。
对于这对父子,他很无奈,他扔了板砖,悻悻地走回了家,刚进门没一分钟,他妈狮子吼发作,你死哪去了,后背衣服上全是泥点!我洗衣服容易吗?叭叭叭叭叭叭叭说了很多……
从那时起,他好像懂得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下面的这个故事,是他最不愿提起的画面:
应该是他9岁左右的事情,一天下午全家人一起在服装店里吃饭,好像是他向妈妈要一毛钱买零食妈妈勃然大怒,这时候刚好有收破烂的大叔骑着三轮车吆喝过,妈妈让他和妹妹拿着纸板去卖钱,他哭着说:妈,我不要了,妈,我不要了!他妈大喊着,不行,用脚踢着他俩往外走,(你看这妈妈,不仅管事情推进,还管孩子情绪到达高潮,把你的尊严给你摔地上,你的未来才能触底反弹,你瞧,这就是知识点)
这时候,街坊邻居都在他家门口看热闹,这时他想死的心都有,他领着妹妹,拿着二十几个纸板给收破烂的叔叔,叔叔说给他一毛钱,隔壁的大妈说,你看两个孩子,这么可怜给两毛钱吧。
他印象中,那时候家里生意不错,但是妈妈经常给他说,:妈,挣钱不容易。这孩子也傻,真信呢。(你看这妈妈的表演,没有bug)
大学毕业工作六年半了,他手上没什么积蓄,基本花光了,他潜意识里觉得小时候太穷了,好像是他在报复过去贫穷的日子,意识层面不知道,花了钱有时还埋怨自己,妈妈从小教自己节俭生活,工作了,挣点钱,膨胀了。
你看看这个老男孩的内心是不是很纠结,很矛盾,想花钱,花了,花了又难受。
他学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他知道和父母的关系是和童年的经历和体验有关,他就开始回忆一些童年的记忆和画面,很痛苦,他的潜意识里面有些恨自己的父母,
,他和父母呆在一起,他就感觉那种氛围回到了小时候,让他很无解、很沮丧,父母随便说两句话,听得我他就很胀气,他就想炸,父母一说话,他就开始挑毛病,他知道他是在复制小时候的关系模式。
小时候他几乎做什么事情,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定和责骂,在他印象中,想不出母亲对他温柔的一面,总是板着脸孔,很不耐烦的样子。
这时候的他,就觉得自己的身体里有两个小孩在吵架,他觉得自己被知识绑架了,他不再学心理学了,2019年当他看到樊老师夜空下的演讲,他报了名,在和樊老师在虎克之行,徒步的三公里,他问了樊老师,我和妈妈的关系处不好怎么破 ?说一些童年经历给樊老师听
他说这是我的问题
在我学的心理学里面,不是这样说的,我明明是受害者啊,怎么就是我的问题了
恰巧,身边的一个樊登读书西安分会的会长,也在旁边也听着,他说是我的勇气的问题,是我没有勇气走出童年的阴影,给他推荐了一本书叫《被讨厌的勇气》
我半信半疑,跑去问樊老师,那这是我有没有勇气的问题吗,他说,对,是这样的。
回家后买了这本书,看完了,舒服多了,又看了《被讨厌的勇气》的同名电视剧。
以前我学的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那里面主要讲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面的理论,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而这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比如说,我有童年逆境,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心不能安住在当下,其实不是,是因为我没有勇气去投入的去爱,投入的去做事情,才觉得自己的心不能安。
就像我现在想要去当老师,却迟迟未动,是因为我想要改变但有害怕改变,我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不满,但又对新的生活方式,充满了不安,我迟迟未动的原因是,我内心已做出了决定,我选择了不变,我没有改变的勇气。
在阿德勒的眼里,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我的课题。
这和樊老师的送礼物的心态去沟通很像,我送你礼物,你要不要是你的问题。,我送不送是我的问题。(歌词:我送你礼物,你接不接受)
如果这样考虑问题,我就可以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了,以前我裹足不前,(裹足不前,这是一个成语,知识点),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现在阿德勒把人生责任和选择权交给了我,当我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会发现,我一直很自由,真正让我裹足不前的,原来是我自己,而承担这种责任和自由,需要我有无畏的勇气。
当我看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我的内心不再那么怨恨了,心静了下来。
但看了一遍,却没有做复盘,没有复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我的内心宁静了一个月,阿德勒心理学忘的七七八八了,躁动的心又开始不安分,和爸妈的关系又开始恶劣了。
然后我加入了《可复制的沟通力》训练营,
200 秒
900个字
1分钟,表演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