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大家都接触过的保险——社保。
“我有社保”、“单位给我们都买了保险”、“没有必要再买保险了”,这是身边很多人拒绝购买商业保险的理由。
非常庆幸,你有单位给你买社保,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会问公司给不给上社保?
为什么自己买商业保险的时候就频频摇头,找工作时却必须要社保?
什么是社保?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我们今天所提到的更多是其中的“医疗社会保险”(也就是“医保”)。
如果你经常拿社保卡去看病的话,会发现,医保的报销比例并不是100%,里面还会有有一大块是个人负担的,分为三种:自费、自理、自负。之所以很多的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内,是因为我们生病的时候,为了治疗效果,往往会考虑更先进的设备和药物,而这部分费用,很多都不在社保报销范围内,需要患者自己承担。
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次住院里的自费药有一万多,”、“隔壁老王癌症,医生说有些药医院没有,要自购,花了十几万……”、“怎么医保报销这么少?”,要花钱时方知少啊!!
为什么有了社保,治病还要自己花钱?实际上这就是不了解社保、单位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以至于真正到报销时才会惊呼社保报销太少。
社保报销有限
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人民提供的福利,人人都可以参保,且不受健康状况影响,每年都可以续保,这是目前的商业保险无法做到的。每年缴纳少量费用,就可以享受报销部分医疗费用的待遇。
不过,社会医疗保险有起付线、封顶线和社保目录用药等规定,个人需要支付自付比例和社保目录外用药等费用。
社会医疗保险还有“四定点、三目录”一说。
四定点指的是在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就医或买药,回想一下,单位给你发放社保卡的时候,是不是让你选择几家定点医院,而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才能享受医保的报销。同样,三目录指社保用药目录、社保的诊疗项目目录和社保的医疗设施服务标准目录。
无论社保的报销额度放得多宽,只要使用的治疗用药,或者新的治疗手段,没被纳入社保的报销范围之内,社保就不能报销。超出两定点三目录范围内的治疗和用药,社保也是不会给予报销的,意外就医,社保也是没法报的。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我的单位有补充医疗啊。
企业补充医疗作用有多大?
政府在很多年前就出台了政策,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其主要目的是对职工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提供适当补偿,减轻员工的医疗费负担。
有补充医疗的朋友可能会说了,“社保能报的走社保,社保不能报的走企业补充医疗,这回不用再单独买保险了吧!” “错!”
社保是有起付线和报销比例的,那么有两部分钱社保是报不了的,比如起付线以下的钱(北京的社保起付线为1800元)。商业补充保险就是针对这部分社保报不了的费用来进行报销,还记不记得刚刚我们再说医保不报的费用里面分三种情况——自负、自理、自费,单位的补充医疗补充的就是我们自负的基础部分,但是,补充医疗的报销比例虽然大了,范围并没有扩大,跟社保的范围一致,需要在药品范围、医院范围都符合的情况下才能报销。
此外,企业为员工办理的补充医疗属于企业团险,基本都是一年期的,当员工离职或退休后,因年龄或身体健康原因,可能会面临丧失享受补充医疗的保障。
如果你离职了,补充医疗的保障随时就丧失了,而就算一直在单位工作,到了55岁或者60岁以后,或者一旦在公司生一场大病,你觉得公司会一直“养”你吗?一旦跟这家公司解约,你福利也就say bye了。
如果员工不幸患大病,企业是有权利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如果真的罹患了大病,企业又狠心的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对于患者和家庭而言,将是雪上加霜。
更全面的医疗保障是什么?
目前的商业医疗险中,对社保的最好补充,就是就是百万医疗险加重疾险。
百万医疗险,和社保一样是报销型的,但保障范围可以超出四定点和三目录的范围。如果想保障再全面些的,考虑配置高端医疗险,可覆盖特需部、国际医疗部。
一旦得了重疾,医保和医疗险都是实报实销,但突然来的大笔支出,很多家庭一时间是没有准备好的。
这个时候,重疾险“只要达到理赔条件即可给付”的方式,就很快解决了因患病带来的巨大资金缺口。我们一次性可以拿到保额的赔付,既缓解了收入中断或减少的短期影响,同时也为疾病的治疗准备好了资金。
这时候,无论是出国治疗重疾,还是休息一段时间养性,都可以让我们在患重疾期间有了更多选择权。
社保是内衣内裤,而商业险是外衣,内衣是必备品,但要想真正达到御寒的效果,单单穿内衣是不行的,咱们都不是“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