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平定南中

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的历史事件。当时,蜀汉的南部,即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一带,称为“南中”,居住着彝族等少数民族,该地首领孟获多次叛乱。为巩固后方,诸葛亮于公元

225年率军南征。他采纳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术。

诸葛亮首次擒住孟获后,见他不服气,便放了他。孟获回去后,又纠集人马,前来再战,结果又被擒获。诸葛亮仍不放他,孟获仍不服,诸葛亮便再次放他回去。就这样,一擒一放,一共七次,孟获终于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任命孟获为蜀汉官吏,并让他掌握南中军政大权。孟获以后也没有叛乱,南中地区终于安定下来。

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策略,他通过七擒七放的方式,不仅成功地平定了南中的叛乱,还赢得了孟获的真心归服,实现了长期的和平稳定。同时,这个故事也传达了攻心为上的战争哲学,即通过心理和精神的手段来战胜敌人,而不是仅仅依靠武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