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称得上一条捷径。之所以被称为捷径,在于它拥有社会大众认可的学历,而学历的背后是对个人努力、才智、能力的认可,这种认同感在90年代之前尤其突出。不同于现在本科生数量井喷式增长,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的人,总能吸引到人们羡慕的神情和赞许的目光。
来自江西赣州的伍继红,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94级学生中的一员。当时这个青春靓丽、面容姣好的女孩,瞬间就成为周围人的骄傲。大家一致认为,她的前途将是星光灿烂。
然而命运的必然与偶然却总不和谐,它们常常颠覆着人们的命运。
一
在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年代,因为它对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爱好、能力、特长及就业要求等不太重视,所以弊端极多。它绝对不适合全国的多数人,却非常适合“伍继红”一类人。1996年1月9日,《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的政策落实,将铁饭碗这一潜规则打破,武志红的人生曲线也随之改变。
1998年,毕业后的伍继红面临着自主择业的困境,她辗转北京、广东、天津三地寻找工作机会。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中山市一家教育软件公司做档案整理和信息录入,每月3000元的薪水,在当时算是不错的收入。如果她能在那里认认真真干上几年,凭她的学历升职加薪不成问题。可人际关系的矛盾让她辞了职,去了另一家制作新年贺卡和日历的公司,而月薪只有可怜的1000元。没过一个月,因为同样的问题,她又辞职去了服装厂干起体力活,每天和衣服打交道——缝扣子、裁剪衣物。一个拥有极高知识技能的知识分子,本应该从事与之匹配的脑力劳动,却干起了体力活,或许是这种羞辱感又或者其他原因,总之伍继红又辞职了。
事业上的屈辱让这个女孩失去了向上的力量,选择了一个没有文化、村中出了名的贫困户作为自己的第一任丈夫。而性格上的怪癖让她和丈夫的矛盾越演越烈,从而被男人抛弃。没有选择能力的伍继红只能嫁给了一个更加贫穷的男人聊以度日。
直到县里的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了这个曾毕业于一流高等学府的女人,此时的她已经是一个43岁面庞消瘦的苍老女人。家徒四壁、5个孩子、睁眼就操持家务就是她每天的生活状态。看到她的悲凉,我们不禁要问:23年前那个青涩,眼神中满是期待的女孩哪去了?
二
自从伍继红的遭遇被写成文章上传至网络,关于“阶层跌落”的讨论从没有停止,对于希望孩子快乐一生的家长来说,她的经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成长环境
“她就是这样,什么都闷在心里,是她的性格害了她。”她的妹妹伍继华说。
“精神正常,但存在心理问题。”为他做过检查的医生做出的解释。
伍继红的第一个丈夫说:“我们结婚时她的家人拒绝出席喜宴。她和家里的关系非常差,在娘家就好像没娘家。情况越来越差,我根本没有能力改变。”
长期亲情缺失造成她的情感淡漠,家庭的成长环境促成她封闭的性格,这或许也是她这些年遭遇的根由。
家庭是孩子性格的养成的,思维的形成,做人做事的外延内涵的思维框架一直有着家庭成长环境的烙印。
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孩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如《寒门难出贵子》一文中作者写到的: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这和学校教育没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于成长的环境。
富有诗书气的武亦姝,她的父母会常常挤出时间陪孩子读书,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而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她的父母回到家中不会像很多家长那样肆无忌惮地玩手机,反而是把手机搁置一边,让手机处在了关机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同样,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他的母亲在他的成长中,给予他的督促监督,是他取得成就的根基。
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也说过,孩子早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决定其一生的幸福。
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似春日里和煦的暖风,冬日里温柔的阳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沐浴着健壮的幼苗。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植物将无法成活;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土壤”。有了这块养料充足、根基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充足的光照,适宜的空气和水分,家园里的小苗才能茁壮成长。
在教育自己孩子时,伍继红极少喝斥打骂,她说,“要用爱心、耐心来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二、缺失的教育
如果说一个拥有高学历在教育中缺少了什么,我认为是失败的教育。当一个人在面对失败、困惑时,选择什么样的思维去解决难题很重要。失败面前,选择退缩的人叫失败者,选择前进的人叫胜利者。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对于失败的教育少之又少。在我们还没有经历社会的大熔炉前,我们面对的唯一最大失败就是考试失败,但考试的失败不与金钱挂钩,失败也不会影响到生存,因此有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但当进入到社会之后,随着而来的压力很容易压垮一个人,就如伍志红在面对求职失利、家庭变故之时给自己造成了精神刺激,改变了人生轨迹 。
父母在教育孩子面对失败这一问题时,可以选择成长型思维模式。
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的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面对挫折时总是想着自己怎么样做才能成功,面对困难往往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倒逼自己成长。
把失败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提高的契机,所以他们失败后,会更加努力,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把失败转变为自己的动力。
如果伍继红在求职失败之后,还能再坚强一些,再多求职一次,也许她就不会失去那20多年的时光,落魄至此。
(搬进新房子)
后记——
乡里专门制定扶贫计划,为她家盖了新房,人大的同学也积极的帮助她。人大师友推荐她从操旧业,去档案馆工作。在和校友聊天的时候,她情绪高涨,说:“有了老师、同学,在精神上,我有了向上的力量;重拾专业,我就有了向上的资本。”
在谈及工作时,她说:”看书作用并不大,还是需要在实践中理解。比如,让我直接去档案馆工作。毕竟,这些知识也都是从实践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