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Beyond Feeling-- 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读书笔记的第八篇,书本的第六章“证据是什么?”
陈述一个观点是向他人讲述我们对某事的看法,而展示证据是告诉人们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个观点的。当我们和人们讨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们常常重复的叙述他们的某个或多个观点,很少讲述他们基于什么证据形成这样的观点。这往往让我们的讨论陷入低效的观点争论,而不是基于证据的讨论。那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正如第5章提到的,形成观点是人们自然而然的特性。
第二,人们易于记住自己的观点,而忘记我们是如何获得这些观点的过程。就像我们会记住我们考大学的结果,却往往回忆不起备考的各个测验和学习过程。
第三,在某些时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观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观点可能根本就没有可靠的依据。
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我们应该要重视证据的重要性。当我们评价自己和其他人的看法,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证据。这就需要知道每一种证据的价值和局限性,以及提出恰当的问题来进一步确认证据的可信度。下面就是重要的证据类型:
1. 个人经验。人们对自己个人的经验充满信心,它看起来更加真实更有意义。可个人经验容易让人们把更大的意义和普遍性附加与具体事件上,而超出这些事件本身应有的意义和普遍性。比如,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某个出租车司机对你的不礼貌行为很容易就让你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不好,个体的特征代替了全体。于是针对个人经验,我们可以询问:该事件是典型或独特的嘛?它们在支持结论的数量和种类上上充分的吗?
2. 未公开的传说。我们从他人那里听说的故事,通常称为流言蜚语或者小道消息。这种报道的最大问题在于很难证实它们,甚至不知道出处。这些故事在传播的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已经改变了它们原有的模样,遗漏了词语,添加了词语,改变了细节,调整了因果顺序,等等。对于未公开的传说,我们应该询问:故事源于何处?我如何能够证实所听到的版本是准确的?
3. 公开的报道。在现代的出版物中,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事实和观点经常混杂在一起,因此,有必要仔细地阅读,以揭示哪些陈述构成了证据,哪些陈诉自身应有证据来支持。对于公开的报道,我们可以询问:这个报道引用了所有重要信息项的来源吗?(如果有,你也许希望检查它们。) 这个报道发表者、机构有可靠地声誉吗?哪些陈述构成了证据,哪些陈诉自身应有证据来支持?
4. 目击者证言。通常大家认为目击者的证言是最可靠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并非如此。比如外部环境也许不是最佳的—— 有雾的黄昏,距离比较远;目击者疲倦了,喝酒了,记忆出错了,等等。对于目击者证言,我们可以询问:事件周围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目击者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在事件发生之后,目击者的记忆有没有可能出错。
5. 名人证言。在各种的广告,电视访谈,名人自媒体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人的证言、推荐。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询问:名人在这个推荐中有利益关系吗?他们的话语有证据,符合论证嘛?千万不要因为是名人,就盲从了。
其他还有什么证据类型?敬请期待下一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