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策略
市场上常见的多元化:
1.主业收到冲击被迫开展的多元化;
2.主业不稳定开展多元化;
3.跟风进入新行业开展的多元化;
我们看好的多元化:
在做好主业的时候开展的多元化(做到行业前十甚至前三)。
目的:在主业稳定的时候,寻找下一个可能的企业增长点,为可能的主业冲击做好准备。
多元化步骤:
1.小成本试错,找到获利点;
2.找到获利点之后,利用自身积累的优势抢占市场;
3.拓宽市场,稳固市场,成为行业领头羊;
4.另一个多元化点。
注意:
初期保证市场能做大,不要在有外部强敌的时候,向本行业的竞争对手开火。反例见:太阳公司与微软的市场争夺。结果以微软胜出,太阳出局告终。
成功案例:
华为手机
华为自成立起,一直在利润丰沛的通讯行业深耕,步步成长为一流的公司,经过数十年的追赶,成为通讯行业的领头羊。之后在2010年左右开始的手机业务。初期做运营商渠道,贴牌。在余承东的带领下,砍掉低端生产,放弃在当时流行的机海战术,着力打造精品手机,提高单品利润。进过转型的阵痛,成为国内手机的高端品牌。在此之后,华为手机(及荣耀手机)成为华为业务的重要支撑点。与之对应的是,中兴,酷派,联想的陨落,崛起的小米,oppo,vivo。
在这么多年中,也没有听说过华为有进行什么新的业务,大都沿着通讯主业发展。苏宁,国美在房地产景气时期都进入地产领域,在贡献数年利润之后,相继剥离。对自身的发展ing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
我们不赞成盲目的多元化策略。毕竟我们关注的是持续的利润增长。对于这点没有帮助的不做为好,但不意味着不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