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眼睛不太好,所以除了写简书,看群信息,很少逛朋友圈。今天早上上完一节课回到办公室休息,同事说,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昨晚失踪了,到现在也没找到。忙拿出手机,一看,朋友圈都刷爆了,全都在转发寻人启示,赶紧也转发了,万能的朋友圈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的。
无数的求助信息发出后,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提供各种线索,经过民警一夜寻找,终于于上午十点在县城一餐厅内找到了该孩子。亲人,师长,所有的爱心人士都松了口气。
孩子找到了,但这一出走事件再一次引起我们的思考。听带班的老师说,这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孩子平时跟随爷爷奶奶在县城读书,昨天因玩手机被奶奶说了几句便离家出走。
人们又一次感叹:现在的小孩子是豆腐掉进灰堆——吹打不得。平时惯的,太过任性……是的,孩子的确任性,爷爷奶奶每日辛苦操劳,无微不至的照顾看不见,批评一句就记住心里,二话不说离家出走。以自我为中心,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只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以为可以任由自己为所欲为,把家人的爱视作理所应当,却不知,屋子里虽暖,外面却刮着寒风,才是这世界的真相。这个多彩的世界有很多的无奈,能让他任性的只有爱他的家人。
也有人认为是手机害了这些孩子。可我以为,集电话、照相机、钱包、电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手机何其无辜。如今这个社会谁又能离开手机?作为老师我曾坚决反对孩子拥有手机,但父母出外打工的留守儿童要通过手机解思亲之苦,各种网络作业需要通过手机完成,素质教育需要孩子学会用手机查找资料,许多事实告诉我,孩子也无法彻底远离手机。手机本无罪,问题是家长该如何监控孩子正确对待手机,在合适的时间恰当使用。
其实,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做好监督者,更要是一个陪伴者、激励者的身份。打工的父母说“孩子,我们离开你是为了你今后能过上好生活”。他们在外面奋力打拼,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尽可能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可对孩子来说,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每一次,当打工的家长对我说:“老师,我明天就走了,孩子就拜托您了!”我都很无奈。我可以尽最大努力去关照孩子,却替代不了父母的爱。真的是不去打工就过不了好日子吗?记得小时候,常听总是忙碌的父亲说“宁跟讨饭娘,不跟做官爹”。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做官的父亲在外为公事奔波,陪伴的是主内的母亲,即便是穷到讨饭也能相伴在身旁,有母爱相随,再苦也甜。可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只能跟随爷爷奶奶,之间的代沟让他们无法实现交流需要。情感上的缺失造成他们心灵的扭曲,爷爷奶奶隔代无原则的溺爱,又帮他们养成了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坏习惯。
小学六年是孩子习惯养成最关键的阶段,家长的陪伴不只是给他们爱,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更重要的是能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错过这个时期,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往往不是耽误了学业,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家长即便是挣得瓢满钵圆,只怕是也得不偿失,追悔莫及。
希望留守儿童的频繁出事,能引起打工父母们的思考,慎重考虑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和孩子教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