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1.
我们的生活时常充满忙碌、焦虑、担忧和压力,进而让我们的情绪处于焦虑、抑郁,以及愤怒之中,甚至出现失眠和身体疼痛等生理状况。
我们的大脑一刻也不肯休息,思考着过去的错误和悔恨,展望着未来的美好愿景,而这些想法总是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关系。
我们感觉自己天天在忙碌,但总感觉自己在瞎忙,似乎越忙越空虚,因为忙碌中不知自己为何而忙,为何而活。
以上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在游离。
正念减压创始人乔•卡巴金博士在《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一书中,告诉我们这样如梦游一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健康、满足和幸福都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我们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当下,关注到当下的生活,我们是无法意识到自身成长,也无法摆脱痛苦,更感受不到幸福。
因为我们人生的太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想要逃离。逃离让我们忽视当下,无法与刹那间同在,这样的结果正如卡巴金老师所说:“我们将错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而且会意识不到自身成长和蜕变中的丰富性和深邃性。”
而如果我们关注当下,专注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时,我们就是最开心的。无论是我们在聊天,还是在走路,亦或是做家务。
因此,我们要让自己和自己的连结紧密起来,正念即是一种方式。
2.
学医出身的卡巴金博士在临床实验15年后,精心撰写这本书,给我们阐明正念冥想的精髓和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来实现自我疗愈,可以说,这是一本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籍。
卡巴金不想做一个修理身体的传统医生,他想做的是一种参与式医学。在他看来,疾病的治愈,离不开病人对生活的领悟和修炼。也就是说,疾病的治疗可以由医生主导,身心的疗愈却无法假他人之手,必须通过治疗者自身的全情投入来实现。因此,他邀请病人学习正念减压,接受相关训练,并通过正念练习来学习对自己经验的开放和觉察,而这种觉察虽然并不能直接改变压力和痛苦,但是会改变病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系的改变会带来体验的改变,并最终改变病人的人生。这是卡巴金博士坚信的。
这种常常被看作离经叛道和不务正业的做法,让病人们慢慢了解如何与疾病、疼痛相处,怎么在过去和未来的间隙,投入当下,以及怎样把从练习中获得的态度和体验,融入到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还提升了病人的幸福感。
3.
正念,“正”是当下,“念”是把心安驻在此刻。正念则意味着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这种专注使我们对当下的现实更自觉、更清明、更接纳。正念强调的是专注和自觉,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比如,我们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洗手是什么时候吗?
我们每天都会洗很多次手,但我们真正意识到或认真洗过的次数却很少,甚至是没有。
水龙头打开那一刹那,我们感受过自己的手和金属接触的感觉吗?接触过,但很少感受过。伸出手与水流接触的凉凉感觉,以及洗手液在手上搓出泡沫的滑滑感觉,我们感受过吗?
或者,我们认真吃过饭吗?吃饭是我们每天的工作和任务,但我们很少去享受。米饭在口腔中的感觉、米饭与牙齿相触的感觉、菜在嘴里和米饭交汇的感觉,等等,我们都没有认真感受过,而正是这样的“匆忙”让我们错失生命的富足和美好。
正念是一种方法,但又不是。因为正念本身并不是实现“减少压力和痛苦”这些目的的工具。正念练习的,是“无用之用”,“不作为的作为”,是你在这里,体验自己在这里。正念不关乎目的,只关乎存在。这种存在,是自由的,自主的,也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正念的要义,是让一切自然地展开。
正念冥想,即是让我们有意识地专注在当下,无论那个当下是怎样的。
练习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能够察觉到的想法和感觉上,然后从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去观察它们,不做评判,也不因为我们以往的类似经历,给它贴上某种特定标签。
比如,面对自己得了癌症这件事,之前会抱怨老天不公平,埋怨自己这么倒霉,而当自己有意识地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想法和感觉上时,自己不做评判,即好与坏,而是从一个客观理性的角度去观察它,“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自然”,“为什么自己就不能生病,生病的就一定是别人?”,当这样开始反思自己时,我们的心在打开,开放和接纳自己这些新经验,这样新的大脑突触联结便产生,并不断强化。
正念利用大脑的可塑性,让我们的心灵习惯得到重新训练,这样,我们的大脑中就开辟出一些新的神经通路,正是这些新的神经通路,我们才会看到此刻的前进方向和道路。
可见,具正念冥想,是实现正念的一种练习,也是一种实现正念的工具。
4.
正念看似简单,但是不容易。
我们大脑那些阻止我们觉醒的惯力非常强大,总是让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正在思考。这些思考常常是一些凡庸想法,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或瀑布一样自动出现,并不是我们在自觉清醒的状态下做出的。
就像我们经常因为工作的问题而无精打采,因为孩子的成绩问题而焦头烂额,以致在吃饭和休息时也感觉不到轻松,这就是大脑一直在思考那些让我们痛苦的事情。
这时,我们可以停一停。
我们停一停,感受当下,如此而已。
这种停顿实际上会使我们的前进更充满活力、更内涵丰富、更方向清晰。同时,它还有助于我们坦然面对前方我们为之担忧、感到信心不足的一切。
停顿给我们以指引。
停一停,让我们更好地觉察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是理性客观对待这件事,接下来如何应对这件棘手的问题,而这样的一些列想法和做法,有助于我们面对和接受担忧和害怕的一切。
这种停一停,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当下,当下即是。当我们理解了“当下即是”的含义后,我们就能放下过去和未来,感悟当下。
正念冥想,让我们懂得,每一种心境都是特别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特殊的。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无门慧开
5.
专注是正念修习的核心所在。
练习专注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我们可以在一天中,时常抽时间停下来,坐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几秒钟。当我们的心神越来越善于停留在呼吸上面;或者走神的念头刚一萌发,我们的心立刻就能发现时,我们就越容易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平和。
烦躁不安和焦虑担忧会慢慢变成我与之相处的东西,而不是让我痛苦的情绪。如果出现抵制的念头,那就使注意力继续停留在呼吸上,或让移走的注意力迅速回到呼吸上来。这样的练习不仅会减少身体的痛苦,也会让人的情绪更加稳定。
这种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的做法,也是正念练习。正念的实质在于为了修习而修习以及拥抱到来的每一刻,无论这到来的一刻是快乐还是悲伤、好还是坏、尚可还是不堪。然后,感受它,因为它就是当下。
就像亨利·戴维·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两年就是在使用正念进行的个人实验。对于正念,不用做刻意练习,只要安静坐下来,感受自己的呼吸就行了。那样,瓦尔登湖里能感受到的一切都存在于我们的呼吸中。四季轮回的美妙、父母和孩子、心灵、身体,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存在于我们的呼吸中。呼吸像水流,把我们的心灵和身体连接起来,把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孩子们连接起来,以及把我们的身体和同外在世界连接起来。它就是生命之流。
6.
正念强调自觉,即觉醒。
混沌则暗,觉醒则明。——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我们要抓住生活的本质,就需要时刻保持觉醒的状态。因为我们时常深陷于个人想法、梦幻和各种冲动中。这些想法、梦幻和冲动大多与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相关,与我们的欲望和喜好有关,与我们的恐惧和厌恶有关,而所有这些使我们迷失了方向,也迷失在此处当下。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觉醒。
就像卡巴金自己所讲的猫食的教训。他觉醒到真正让他愤怒,或发火的不是猫碗或猫食,而是自己说的话没人听,没有被尊重的感觉。当卡巴金觉醒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他对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最后,他不再因为这件事而生气了。
这种觉醒的时候,就是正念的好时机。
当我们生气和恼火时,可以观察自己的反应,把正念看成q一口锅,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放进去,然后去感受他们,并提醒自己不要立刻对它们采取任何行动,只需让它们在正念这口锅里被煮烂,然后更容易被消化和理解。
正念,需要耐心,顺其自然,不执着于某个想法和某个事件,而是接受一切,随着每一刻展开,全身心融入当下之流。不强求,也不抗拒,更不挣扎。
其实,正念练习,可以随时随地。我们坐着时,躺着时,亦或是走路时都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或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做的事情上,感受呼吸,感受身在心在。
正念冥想,让我们专注于平淡无奇的时刻,活在当下,活在此刻。
因为,此刻,就是一枝花。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