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女儿去书店买书,恰逢有商家做活动:借用算数比赛为噱头推广"学习机".换做以前我也许就心动了,现在反而变得很淡定。由于持续得认知升级,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经和原来不同了。我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买那个劳什子“学习机”?
因为可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买了这个学习机孩子的计算就能提高了吗?
不一定。
提高孩子计算能力的关键是什么?
每日给孩子训练一定量的计算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持之以恒。
所以这个劳什子“计算机”根本不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只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而已。而且平板上可以下载N多个类似的数字游戏APP。看到那么多的家长趋之若鹜,我不禁莞尔:还是得主动升级认知,不然到哪都得交“认知税”。
这周学习时总听见或者看见一个概念“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多数人都欠缺的能力。我在“得到”订阅大量的专栏和听许多的书也是为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思考是建立在大量的“软知识”的基础上的。就好比要建摩天大楼首先要准备转头一样。所以第一步还是要读或者“听”大量的书。本来我应该直接看原著的,但是自己的理解能力的确不如解读的人,听书倒成了不错的选择。
复盘一下区块链的投资策略。
上周加仓了一个以太的EOS,今天EOS涨了百分之十多。区块链世界真的是个“消息市”,从老猫发文还有说EOS要上多个交易所等,EOS就涨了。也许EOS上涨只是个巧合,但谁知道呢?看到许多群里不少伙伴说要做中短线套利,因为他们觉得EOS还会下跌,因为明年6月才会结束众筹。有的又说现在已经是底了,可以随便建仓。有唱空的,也有唱多的。有做场外交易的不停喊价的,看得直闹心,又是一场闹剧。我不久前已经学会在这闹剧中冷眼旁观了。看似一个很理性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也会变得不像自己,有点而世俗,又有点儿“急功近利”的气急败坏。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很多很有趣的现象。拿他们照照自己,避免自己变得和他们一样“急功近利”和“气急败坏”。
复盘了一下自己的资产,检视一下它们是否符合以下原则:
1.我投入的资金可以判“无期徒刑”吗?
可以。
2.我是坚持“价值投资”吗?
是的。
3.我的资产采取的是定投原则吗?
是的。并且坚定的定投。复盘前两次的悲惨教训,若我坚定“定投”,收益会比现在好很多。于是接下来EOS还有BTC都是坚定的定投,策略绝不改变。
看到别人搬砖或者短线套利,我也会心痒。但是平估一下自己的实力,还是老老实实的定投和持有这两种基础资产吧,毕竟不是我的钱我也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