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店铺装修的第二个星期,里面木工是大工程,是我公公给我介绍的所谓的内地人,我姑且叫他赵师傅吧,我就以为这样就放心了。目前为止,截止今天,见过三次,谈话若干次。
第一次,是我公公还在家的时候,当时房子刚刚拿到钥匙。由于他马上要出去打工了,所以叫了一个熟悉的人帮我搞,趁他还在家的时候,过来需要怎么设计帮我介绍好。这次见面还是很友好的。
第二次,是第一次的之后几天。由于原始门面,有一个砸墙的工程,里面工程比较复杂反锁费钱,而且合同一直没有签下来,所以我和我朋友就有点犹豫,急迫的想要了解整个工程量的费用。核对之后发现木工是最大的支出,就想把师傅叫过来现场确定一下。所以用了一个小小的借口,说现场有改动,希望他过来看下。约好了时间,他也确实过来了,发现店铺还是老原样,设计也没有确定确定好,就急着让他估算价格,他就被迫估摸了。等他回去之后,我和我公公沟通,他说你听那个师傅的。好的,我就没做声。
后面聊了几次,也关于设计还有预算有问过他,又在叫他过来的时候,他就不太愿意,说等我们砸完墙之后联系他。意识可能就是嫌我们事多。
第三次,就是今天。我们前面工作做好了,就等木工进场,提前和他约的时间,早上一早就到了店里。等我过去的时候(我住在乡下,而且带孩子就不会那么早),他已经和我朋友说好了,正在计算数据,里面其中包含了一项打书柜,需要材料。和我见面之后又客气了一番,时间到了上午,就说一起去买材料,全程就一直问我们的意思,我们也不懂,可能也会有点瞎安排,但是他可能是怕担责任吧。说买材料的时候,因为他是公公介绍的我就很放心,我无所谓去不去,但是他可能需要我们去选颜色和价格,所以拉着我们一起去了。
去市场的时候,木工就问我们书柜需要好一点的板材还是便宜点的,我朋友就说肯定是好一点,毕竟是对小孩子负责。当时我们对市场行情不了解,也没和他说清楚,好也要在预算之内。他直接就带我们去品牌店了,一张板材就需要两百多,最多也就便宜几块钱。我朋友趁打电话的机会,去外面找同行询价,我们需要的板材价格只需在150左右就可以了。我们就和老板讲了一个借口,趁机出来了,要再去市场挑一挑。而木工就坐下来了,也没和我们一起去找材料。最后,还是找的我朋友的熟人。
在这个过程,我和我朋友都有点生气,觉得对我们一点都不负责,不能给我们专业意见,也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就联系我公公,说能不能木工不用他,毕竟是我公公介绍的人,直接拒绝怕会影响他。我公公的意思就是,毕竟是家门口人。我就懂了,不能让我公公为难。我和我朋友的意思,我们买材料,木工帮我装修。
中午我们和我朋友熟人说好了材料价格,想问问木工是不是直接送到店里,还有没有其他需求。信息没回,电话响了一会才接通的。我的意思是,材料选好了,想要他去把关一下,还有一些细节怕我们做不到位。他就直接拒绝,说不用他去,跟店家说好就行。然后我和他说,原来他的工程量里要做一面隔墙板,现在让隔音墙老板帮我们做,效果可能会好一点。他听到这个,就直接和我说,要不让人老板给你一起做柜子得了,意思就是不想做了。我还是和他客套一下,就这样挂了。
这就是我们的三次见面。
木工临时撂摊子,最后还是我朋友找了亲戚过来帮忙。回来的路上,我就不开心,今天进程不顺利,但是我也客观的分析了木工走的原因。
首先,我的人情没有做到位,先是让木工空跑了两次,我还没有表示。还是我公公介绍的,我就疏忽了。
第二,在第三次见面去买材料的时候,价格不合适,我就直接和我朋友出来了,没有和他打招呼,对他不礼貌,不尊重。
第三,我们活少事多。
所以,我总结了3点。
1.办事人情要提前给,细节要周到。
2.对给自己帮忙的人,要谦逊。
3.要给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