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家访二三事

一个家庭一个问题,千万个家庭,千万个问题。

今下午又去家访了,班主任问我是否要去?我说可以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去了学生家。

一进家门,感觉像租的房,凉,空,斯是陋室,没有温馨,不像经常在家住。

妈妈推开门笑意迎接,没有说话。客厅桌子上摆放了一些水果——桃子,香蕉,橘子等等。

来家访前,班主任对我说这个孩子咱们得救救。

我到底要看这个孩子有什么问题,因为我的确不知道,也想知道。

学生比较腼腆,跟他说话总是用手捂着嘴,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他还有个哥哥,今年上高中,班主任曾经也教过他哥哥。哥哥学习不好,中考后去了一所职业中学。

家里还有个小儿子,成为了大人的期待,不,准确来讲是“班主任的期待”。既然大儿子已经错过了,那么小儿子还有时间弥补。

班主任开门见山告诉家长:“你家孩子一定要午托!”

我一开始还很纳闷,为啥“逼着”孩子午托呢?午托一天掏十五块钱,在学校吃饭睡觉写作业,如果孩子不想午托,那就回家呗,家离学校并不算远。

原来这和家庭情况关系紧密,孩子的爸爸跑大车,几乎不怎么回家,妈妈上班两天回来一次,孩子每天中午在外面饭店吃碗面,晚上同样也在外面饭店吃饭,继续吃面。

孩子吃完饭回家,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以前可能哥哥还在,能一起回家,如今只剩他一个人。

我听着心里有些难过,正是长身体意气奋发的时候,爸妈却不在身边。孩子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孤独啊!

班主任提到:现阶段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温暖的陪伴。可是家里没这个条件,怎么办?只好在学校让其他学生和老师陪伴,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妈妈听完,没有发表意见,不知道她怎么想。从她身上眼里看不出一丝焦虑和无奈,感觉是放纵不管,随孩子自由发展。但孩子是好孩子,如果家长不干涉,以后的出路会很难。

所以像这种家庭,更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关心。放养绝对不是好办法。

旁边的小姑子也在听班主任讲,她似乎听进去了,并主动要求侄儿去她家吃饭睡觉写作业。

或许教育真的需要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只有撬开心灵的大门,孩子们才会有更广阔的道路,更多的选择。

每次家访都有收获,我想这比单纯地教知识更有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