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完了叶维廉教授的《庞德与潇湘八景》这本书。作者叶维廉和研究对象埃兹拉·庞德都大名鼎鼎,引人关注。
前者是与余光中齐名的中国诗人,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大家;后者是美国著名印象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导师”,被艾略特称为“最伟大的匠人”,其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能让最天才的编剧都甘拜下风。
庞德后来对中国文化入迷,其代表诗作《地铁站内》(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仅两行、十四字,却以酷似印象主义画作而震惊世界。英文原作如下: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可以看出,语法与逻辑都明显不同于其他的英文诗,而叶维廉教授的翻译也别具特色:
人群中这些脸的幢影:
湿黑的枝上的花瓣
叶教授认为,庞德的诗来自于对日本俳句的模仿,而日本俳句则直接来源于中国古诗和道家美学。所以,为了梳理庞德诗歌的美学来源与特点,叶教授对中国“道家美学”和中国古典诗、文人画都做了细致入微而又精彩绝伦的分析。
这部分涉及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指导、语言选择、表现手法、意境赏析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虽没有学会写诗,却更加明白了应该如何读诗。
果然,还是应该向诗人学习如何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