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接到同事传达的一个任务,让我做一个表格交给领导,没有说具体的提交期限。我一开始听到这个表格,内心是抗拒的,因为很久之前做过,每一次做这个表格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我每次都会拖很久才做,好不容易好久不用做了,现在又要做了,还没开始做,我已经开始痛苦了。我在没有跟同事详细沟通的情况下开始做这个表格,不出我所料,这个表格从前天下午一直做到昨天晚上十二点左右。这期间同事对于这项简单的工作用如此长的时间才完成表示非常不理解和无奈。回到房子,洗漱完躺在床上毫无睡意,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如此简单的工作,我却花了那么多时间才做完?我又不是第一次做这个工作。经过思考,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首先,没有弄清楚做事的目的。在开始做这个表格之前,我没有与同事详细沟通,没有了解领导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表格,想要达到的又目的是什么,我仅仅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做出判断,但是我忽略了需要这个表格的领导不是同一个人。结果在晚上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咨询同事时,我才了解到住这件事的目的。因此,我做的很多工作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把简单的工作做复杂了。如果我一开始就了解到做这件事的目的,我就不会多做那么多的无用功,把自己累到不行,结果还不是领导想要的结果,这让我想起了笑来老师说的,如果方向是错的,那么越努力结果就越可怕。经过这次的事情,我深有体会。
其次,遇到问题没有及时沟通。在做表格的过程中,就算遇到了问题,宁愿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找出问题的原因,也没有去跟同事沟通。后来同事表达了提交表格时间的紧迫性,我才向同事咨询,结果瞬间发现问题所在,也发现了自己思路不正确的地方。如果能早些沟通,就不至于加班到十二点,浪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不是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自己独立思考了。独立思考肯定是首先要做的,在自己思考良久又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向经验丰富的人咨询未尝不可。只要把握好度,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的方法。
第三,不要过于依赖经验。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我凭借以往的经验,想当然对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做出判断,结果出现了偏差。结合昨天早上罗胖讲的对傅盛的关于“认知升级”的学习心得,认知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个次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个层次是知道自己知道,最高的层次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对于我这种想当然的行为,明显的处在最低级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还以为自己知道的认知状态。这种认知状态会让自己碌碌无为,毫无进步。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状态,才能真正地成长。
第四,抛弃存量,过往不恋。在昨天下午的时候,我用自己的方法始终得不到正确的数据,同事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她认为按她的思路去做既快又简单。可是面对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表格,我不愿意放弃已经做出来的数据,比起从头开始,我更愿意再检查一遍,认为这样能更快地发现问题。后来采纳同事的建议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之前,由于不想从头再来浪费时间一直抗拒转换思路,是因为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相当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可是当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那些投入的时间就是沉没成本,而沉没成本就不再是成本,这时候应该向下棋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学习,抛弃存量,每走一步都重新计算胜算的概率,而不是受过去的经验和已投入成本的影响。
第五,没有总结和反思。这个表格我已经做过好几次,每一次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个表格很抗拒。但每次在痛苦的做完之后,从来没有想过为何这个表格对我来说这么难做,效率为何如此低下?工作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就检查来说,我录入数据的方式非常不利于检查,因此每次发现错误的时候,都要从头再算一遍数据,这样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时间浪费得自然就多。既然肯定需要检查,那么下次在开始做的时候,就提前选择用利于检查的方式计算数据,这样在检查的时候就能节约很多时间。这说明不能光做事但不反思和不总结,不然做多少次都还是一样的结果,到最后不是成为一个有很多年经验的人,而是一个经验用了很多年的人。
第六,在看到我从早做到晚还没做完的时候,一个同事对我表示很不理解,他认为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表格,不应该做这么久。由于他没有做过这个工作,他只看到了表面不多的数据,却不知道在做的时候要拆解和计算很多数据,并且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在它过河之前询问了很多其他朋友,当然不同的朋友因为各自的条件和状况不同,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这时候该相信谁呢?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别人的意见当成参考,别人的情况跟我们不一样,他们的经验不一定就适合我们。很多事情,不要只看表面,只有自己亲自做过才能知道这件事情如何做,难易程度等等,所以答案只能是自己去做,去找。
当然,虽然做到那么晚才完成任务,也不是全是需要反省的不好的方面,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在同事对我很无奈,并且表示出比我还着急,要替我做的时候,我虽然也有些烦躁和着急,但我没有抱怨,也没有撂挑子不做了,因为我知道,问题不会因为我着急和抱怨就能解决,当我的认知和能力达不到的时候,我只能耐着性子慢慢向前摸索。从有用的角度出发,什么有用就做什么。最后,虽然时间和精力付出得多,但如果不是这次的低效率和被抱怨,我也不会领悟到那么多道理,这何尝不一种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