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怜的人

人的惰性大概是与生俱来的,它和辛苦的努力,昂扬的奋斗,正好相悖。能够与之相抗的唯一“心法”便是,内心有个执着的追求,成为永恒的信念,才能坚持坚守,不随性逐流。

为人师数十载,几多欢乐几多愁。乐定乐在,总有学生迷恋学海踏浪乘风,不断精进;愁则愁那,零星几个小娃不上进,掉队班级进步难。常年毕业班,考试大排队,无意争雄,却常有佳绩。状态一直都在,热情从未稍减。何也?手中握着孩子们的未来,只能在这一程攀升,不可在此处低徊!这个想法越发强烈,成为一直的信念!

今年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基本不存在,但,却有了更多,数不清的“压力”!就线上学习来说,早晨不能睡懒觉的压力,不能不上网课而玩耍不能尽兴的苦恼,不愿写作业又被老师催促的厌烦……。

一遍遍翻看学生作业,又不得不一次次失望退出,明白再也等不来那些不写作业的孩子——这个队伍变大了。从“发烧”后,这个现象变得突出了。请假很好,逃脱责任,心安,踏实。

线上学习,老师要如何“抓住”学生呢?那就一遍遍地隔空呼喊,力求用语言,抵达孩子们内心。只要你好,老师就着力表扬。只要你肯,老师宁愿多付出时间。晚上又怎样?周末又如何?来吧,把你的积极状态展示出来,带动其他人。尽管只是少数人,有动的就好!

呼喊日久,屏后沉寂。有些学生,课堂上连做做样子的兴趣都已失去。老师的讲课,成了纯粹直播,“带货”越来越难,已经听不懂的孩子,更加心不在焉。连某些中等生也“拿来主义”,写作业就是“拷贝”。

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孩子们如今错过的不只是这个阶段的知识,更是这段时间以来所养成的行为习惯。老师拼尽全力要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学生,怎奈换来的是拒绝接收。教育要取得理想效果,应当是,老师、学生、家长,各自做好自己

老师的这番苦心,难有回应,可怜一时!任由惰性沉沦的孩子,懵懂无知,醒时晚矣。谁更可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文老师的快乐,除了批阅到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作业,拿到一份多数人取得进步的成绩单,还有上了一堂没法喊停的课。 同事...
    静夜语思阅读 2,675评论 0 0
  • 我们这里作为偏僻的农村,总有个别老人的思想相对来说还有些落后。。 尽管现在的生活都过得去,还总会听到有说:越来越老...
    苏随心阅读 5,258评论 17 48
  • 打他们一走进饭馆儿,我就注意到了,因为他们是互相搀扶着进来的。服务员把他们引导到我斜对面儿的一桌儿坐下,然后开始点...
    李耘_370d阅读 4,699评论 3 9
  • L市电视台的台长最近很头疼,其他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自己虽然也跟风办了几期,但是收获总是不尽人意。正一筹莫展...
    金叶覆银光阅读 3,199评论 2 1
  • #此文作于2012年,我所支教的打工子弟学校将被关停之际。幸运的是,五年过去了,她还在。然而仍然风雨飘摇。# 含着...
    nannan111阅读 4,3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