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产品有不同的定位。
比如,你买苹果是因为产品好;去沃尔玛是冲着价格低;住万豪是因为服务差异化。
所以人也一样,想要拿高薪,要看你是怎么给自己定位的。
——从价值的角度,分析了每个人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一、决定你价值的三个内部因素
- 知识和技能
- 能力
- 天赋
1)是知识和技能。
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学习的,而且很容易展示出来。
比如你写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就是知识,打字就是技能。
2)是能力。
你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思考和训练,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3)是天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
天赋几乎是没办法改变的,而且你自己也很难意识到你的天赋是什么。
比如,你天生对人很敏感,做服务类的工作的时候,就比那些对人不敏感的人人要轻松。
二、决定你价值的三个外部因素
- 出身
- 选择
- 运气
1)出身
出身是你拥有的原始资本
2)选择
选择是给你重新获得资本的机会
3)运气
运气是你选择之后能否如愿的随机因素。
三、可以人为改变的因素
这六个因素里面:
有的是没办法改变的,比如出身和运气;
有的是可以人为改变的,比如知识、技能、能力。
这里面稍微复杂一点儿的是天赋和选择。
天赋本身是不能改变的,但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天赋,选择和你的天赋相匹配的工作。
选择的复杂性在于,当你选择的时候,很难知道哪个选择是对的。
比如10年前,如果有100万,买房比炒股更明智。
但在当时,谁也不能肯定这件事。所以选择有时候没法确定。
其次,去掉那些不可变的因素,
四、我们把每个人的定位分成五种类型:
- 投机型
- 知识型
- 技能型
- 能力型
- 天赋型
——定位类型基本决定了我们的薪酬天花板。
1)投机型
这类人追求的是账面价值最大化。因为人才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
同样的能力,有的公司给的薪水是一万,有的公司给的可能是一万五。
所以投机型的人会不断跳槽,找工资更高的工作。
——这些人的天花板就是企业愿意给的最高工资。
2)知识型
——如果只是单纯的知识,价值是不高的。
因为今天网络很发达,知识很容易获得。
就算你能背下来百科全书,一个维基百科就把你替代了。
而且知识和思维是不一样的,不能内化为能力的知识很难为你增加财富。
3)技能型
比如一个工人,技能很熟练,修理仪器、操作机器不在话下。
但是再熟练的工人,能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所以技能型的天花板就是企业愿意为技能付的钱,还取决于你的技能在市场上的稀缺性。
4)能力型
一些做专业服务类或者管理类工作的人,定位基本是能力型。
比如咨询顾问,每天用PPT,但不会有人因为PPT用得好而成为一个好顾问的。
恰恰相反,那些能力很强但PPT用得一般的人,职业生涯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技能不行,可以用能力弥补,这种类型的人,天花板往往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外在限制。
5)天赋型
——比如搞艺术、做设计的,大家付出的努力都差不多,但最后做得比一般人好,这样的人就是天赋型。
美国有个很著名的舞蹈家,小时候注意力一直不集中。母亲带她去看病,医生了解情况之后,打开了收音机。然后医生和母亲走出房间,在门外观察这个孩子,就看见她在屋里随着音乐跳起了舞。
医生说,这孩子没有病,她是个天生的舞者,送她去学舞蹈吧。
有很多研究都表明,天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创造的价值。
从上面这五个了类型来看,想要获得更高的回报,有两个最好的选择:
- 一是提升自己的能力;
- 二是发掘自己的天赋。
但我们大多数人却选择了投机、学知识和练技能。
就算你报告写得再熟练、机器操作得再好,收入也很难上去。
时间一长,有两种结果,要么自我怀疑,要么觉得公司亏待自己,转而采取投机型策略,不停地跳槽。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这样的下策呢?
1)知识型和技能型提升最容易。
听一堂课,学一个知识点,没什么难度,所有人都能做。
2)受到岗位的限制,有些岗位本身就是技能导向的,要求表格做得越快越好,技术越熟练越好。
——人都是有惰性的,岗位这么要求,我们就没动力去提升岗位不需要的能力。
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收入:
- 一是要学习那些稀缺的技能,当然可能过一段时间,等到这个技能不再稀缺的时候,你的收入就会下降;
- 二是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因为能力才是需要长久提升的,而且有些能力是各种岗位通用的;
- 三是不断尝试和总结,发现自己的天赋,把你的天赋和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