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老人说,“十五个月的孩子,狗都嫌”。为什么呢?
恰好我的一位来访者丽莎女士的儿子,也到了17个月。丽莎开始抱怨最近儿子小A简直就是作天作地的要命。
比如,以前带他到朋友家玩,他都会高兴的跑来跑去的探索,玩耍,现在好了,动不动就要抱着她叫“妈妈”,怎么推都推不开,或者,把朋友家的东西推翻在地,拿起来放到她身上,搞得很狼狈。
在比如,有时候她感觉母性来了,要去拥抱小A的时候,小A又大喊大叫的挣脱她,感觉她要迫害他一样,搞的丽莎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还有的时候,她回家小A会热情的来拥抱她,不去找自己的爸爸K;有的时候呢,她回家后,小A理都不理她,反而,跑去找他的爸爸K,搞得丽莎情绪时而开心和满足,时而嫉妒和失落。
然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小A开始出现了太多的“不”。比如,丽莎说,“小A是个聪明的小男孩。”小A会说“不是的。”。丽莎说:“小A也可以让爸爸帮着穿衣服了,不要老是让妈妈来穿,有时候妈妈忙。”小A也会说“不,就要妈妈穿。”
总之,丽莎感觉小A变的和几个月判若两人了,“以前他是纯粹依赖我的,在然后,他开始走路,到处炫耀,甚至不理我。怎么就几个月功夫,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我想帮助他,他不讲道理的推开我,我想离开他,他又死缠烂打的不肯让我走,我想和他沟通吧,他又执拗的很,不可理喻。
其实,我们说小A这是到了幼儿“青春期”了。
说的再多,不如直接上图:
以上是精神分析师马勒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在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岁半的孩子心理发展到了“和解期”。这是一个漂亮的名字,它清楚的表达了孩子心理在“分离个体化”阶段中遇到的情况:幼儿在经历了实践期和母亲的分离之后,再次意图回到母亲身边,达成与母亲的复合。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自闭期和共生期的婴儿是纯粹的依赖于妈妈的,等于精神胚胎了,只有经历了这种纯粹依赖,慢慢的婴儿才会开始出现分离个体化中的相对依赖,至于,彻底的独立,彻底的孤家寡人,那也是悲哀的,因为,人性需要的是“我和你”的关系。
孩子的心理在离开共生期后,大量的能量给到了自体(S),这和十年后,孩子们大量的性能量再次出现,出现青春期是一样的。于是,孩子的心理能量爆棚了,又因为随之而来的独立行走,孩子开始积极的探索世界,这个阶段,因为自恋的增长,婴儿不在因为失去爱的客体(O)而感到恐惧。因此,这个时候,妈妈们都感到很轻松,因为,这时候随便谁都可以代替她,这个时候,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陌生人都可以赢得婴儿的信任。婴儿这个时候是无所畏惧的。
然后,事情到了15,16个月发生了变化,到了和解期,从能量的角度而言,婴儿自体的能量获得的越多,自体就越成熟,也就和心中的客体拉开了距离,有了更清楚的分化。这时候,婴儿开始感到矛盾了。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增强,渴望冒险;另一个方面他们对外部探险的需要让步于对母亲的需要,对亲密感的需要也在与日俱增。但是,婴儿是不愿意退回到和妈妈的共生状态的,他们害怕的只是失去内心的妈妈,或者失去妈妈的爱,而不是想要在退回到和妈妈融合在一起的共生状态。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楚的观察到丽莎儿子小A的几个经典行为了。
尾随行为模式:小A开始不再像几个月前那样大胆无畏的去自顾自的玩了。而是,经常要抱着妈妈的大腿,好像生怕自己跑开了,妈妈就不见了。这表达了儿童想要回到爱的客体(O)身边的渴望。有些孩子会带着礼物返回到母亲身边,好像在表达他们不该离开母亲一样。
离弃行为模式:小A突然的对妈妈的不理不睬。这表达了幼儿害怕回到母婴共生融合一体的担忧。成年人也会做一种融合的梦,突然地震了,自己消失在地裂中,或者,自己迷失在一团迷雾中,这时候往往都会惊醒,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因为,害怕自我,自体的湮灭。
总是要说“不”: 原因很简单,自发的,自然的心理能量要求更多的自主性,我是我自己的主人。对于外界的评价,管它是什么,我不在乎。这时候要是同意了别人的意见,就好像丢失了自己一样。太没自尊了。
这个阶段的幼儿,是不是和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对待大人的态度是犹豫不决的呢?
好的,今天先描述到这里,等下次我们再来讨论如何具体针对和解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来对症下药。
尤其重要的是,这次幼儿青春期的解决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真正青春期。只是,那时候的幼儿已经变成了可以暴力抗争父母的成年人,搞的不好,就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马克思说的好:“一切历史事实与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
弗洛伊德也说:“童年形成的潜意识结构,将不断的强迫性的重复出现在成年人的世界中。”
所以,我们要多关注孩子们的童年,尽量为他们的成长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