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过年期间是烟花炮竹燃放最多的时候。
增添热闹气氛
家家户户都会买鞭炮燃放,一排排的,长的有几十米。大人们拿一根竹竿,把鞭炮缠在竹竿上一圈圈,然后放在门外的高台上或者搭在墙边。0点时刻一到,即点火放炮。男人举起竹竿到处甩甩,噼里啪啦的。此时鞭炮声响遍大地,震耳欲聋。家家都放,庆祝春节的到来。
一家人围在鞭炮旁边,看着炮竹燃放,一会捂着耳朵,一会蒙住口鼻。孩童们大喊大叫,蹦蹦跳跳,非常欢快。尽管烟雾缭绕四周,但并不在乎。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拿小炮来玩,几个孩童围在一起,把炮放地上,一人拿香点着,孩童四处散开。大点的孩子胆子大,手拿小炮点着就扔出去。还有大人点着烟花,一家人看着烟花冲上天空,炸开成一朵花。孩子兴奋地跳起来。
鞭炮声及烟花燃放一直到两三点钟才渐渐消停。年初一早上六七点,家家户户又会放一长串鞭炮。过年七天,早餐晚餐都会放一串鞭炮。往往一听见,就知道,哪家起床了,哪家开始吃晚餐了。
正月十五,家家在晚餐也会放鞭炮。而到十六的零点之前,鞭炮声又一个小高峰,似乎家家把剩下的鞭炮都放完,年也算过完了。
一些城市组织燃放烟花。我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到燃放地不远的地方聚集等候。当时桥上桥下都聚了很多人,一条路连桥都暂时封闭。随着“砰砰”声,烟花在天空中炸开,一闪一灭,瞬间的花朵绚丽多彩,绽放得非常迷人。欢呼声呐喊声一片,到处都是欢乐的笑脸。
鞭炮声和烟花燃放,给过年增添浓厚的气氛。
燃放遗留问题
除夕晚餐开始已经零星有鞭炮响 。过年期间都一直有放。
引起火灾。过年期间,特别是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可要把窗户关好,防止流炮飞入,引起火灾。每年总有鞭炮烟花而发生的火灾。
造成污染。鞭炮过后浓烟滚滚,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还有地上都是碎纸垃圾。
送进医院。我们小时候也喜欢拿着小炮到处燃放。不过经常把手烫伤。有些调皮男孩子最喜欢把炮丢进人群中,吓得大家嗷嗷叫,有时还受伤。有不少烫伤、炸伤进医院。还有因为烟雾造成呼吸不畅。
浪费钱财。放鞭炮和烟花还有不好问题是花费不少。鞭炮烟花便宜几元,贵也有几百上千。
明文规定
后来政府开始明文规定,控制燃放地方及时间。虽然少点气氛,但给大家一个安宁的节日。
2025年春节进入倒计时,在禁止和限制管理规定上,南宁将有烟花燃放活动,值得期待。
非遗活动--炮龙节
我曾经到过宾阳过年。那里有名的是炮龙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
来历
炮龙节有上千年历史。相传北宋狄青剿匪侬智高,利用稻草扎龙,鞭炮助威,以此麻痹匪徒,最后得以攻克。
寓意
当地人认为舞炮龙能带来吉祥安宁,寓意来年丰收和人们的平安。炮龙节定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这项非遗活动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材料
炮龙是用竹片扎制、用砂纸装裱、麻绳串联、龙布装饰。龙有大有小,长达到30-40米,很多人一起舞龙。
场景
舞狮队都是经过专门训练,舞狮队员就算是寒冷,也光着膀子,带着帽子,手举着龙,游街串巷,个个好像有十八般武艺。
那天,不止100条炮龙走街串巷,周围人燃放鞭炮,往跑龙那里扔炮,俗称“炸龙”。鞭炮声震耳欲聋、锣鼓声噼里叭啦,呐喊声齐声欢呼。
现在,来自各地的游客,专门老远来到宾阳,亲历感受着这独特的中国新年狂欢节。
(以上图片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