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放学回来之前,我提前把门打开,然后自己练瑜伽。儿子进门后,我不语,自己练自己的,因为今天烫了个新发型,已经有十几年都没有弄过头发了,所以儿子倒是先开口:哇,我以为我看见一个疯子。我不答话,只管做自己的。有一个动作,前后脚分开成一字,然后腿呈弓形,双手伸过头顶保持竖直,我的双脚不稳,不住的晃动颤抖。儿子又发话:哎呀,你看你抖那个样,别做了。我:初学嘛,是这样的啥,我边说边一只手放下来扶在旁边沙发上。儿子:咦咦咦,不要扶哇!
我不接他话,只是问他吃饭不?儿子:不。
接着又更正:要吃,饿死了。看来儿子是对抗惯了,容易习惯性说不吃。我故意又不理他,专注的练瑜伽,也不说等我做完。一会儿,儿子耐不住了:妈,快去煮米线呀。“哦”
以前儿子可不会催促,甚至有时是做就吃,不做就不吃,更甚者,做了不高兴的话也不吃。
我:儿子,以后我的手机最多只能拿你用到十一点哦。儿子没有应声,不赞成也不反对吧。快十一点半了,儿子还在打游戏,我拿着超越巅峰的视屏走到他身边开口说:明天开始,用我的手机只能到十一点哦。因为我之前说的以后,没说具体时间。儿子还是没回答。我让儿子看视频,我说是你看过的,儿答:我就是从看了这个视频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我:哦,那你再看看,看会不会再下降一些呢?儿子:坚决不看。
我跟儿子打招呼说要睡觉了,顺便跟他说我在网上跟外公看的同一款手机,要比店里便宜近一半。儿子:买啥手机嘛,手机害人。
我:听起来,儿子好像是被害者?
儿子:所以我都不想玩手机了,我在想去玩点高大。
我:哈哈,那明天你直接十点就还我手机得了。
儿子:不干。
我:好像你觉得拼高大就不耽误睡觉?
儿子:高大拼累了就想睡,而且也不会玩这么久,手机可能越玩越兴奋。
我习惯性的思维回答:我看你拼起高大来,巴不得一晚上都不睡就把它拼好。我为什么不鼓励儿子试一试呢?而要打击他的探索性?为什么不认可儿子自己在体验思考上进怎么更好的管理自己呢?时刻要正面利导思维,想对自己有利有效的一面,好吧,意识到就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