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我们单位已经正式开始放假了。在书房翻开暑假时期看过的很多书,感觉到非常的惭愧,学习到的内容,在工作中用了少之又少。就比如说,我暑假一直在看的像TED一样演讲,这本书,我今天下午,抽出时间来复习了一下,里面的很多影响他人的方式方法,真的非常精彩,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书中的一章,讲故事。
儿时,在电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个场景,一个老先生拿着扇子说书,吸引了很多人群。一样的道理,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也是通过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思想。
曾经科学家做过实验,当发演讲者在用故事的形式,与他人分享自己观点时,观众的大脑和发言者的大脑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描述具体的某个场景或者某个细节时,观众的大脑关于这个场景的区域与演讲者是一致的,有那么一个词语叫做“大脑耦合” 。
一般来说,讲故事的方法,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个人觉得,我们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融入到故事中,并且将这个故事完整的描述出来。同时,这个故事能够更好的贴近观众的工作与生活,这样才能更加引起共鸣。
那么我们可以讲什么故事呢?怎么样讲故事呢?我结合我自己的教师经验与大家分享。
自己故事
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呢?最好是自己故事,因为自己的故事,自己亲身经历过,当我描述这个事实时,我们描述起来会更加的真实,表情会更加的丰富。比如说,我们班级有几个孩子,成绩比较好,但是其他活动几乎不参加。为了改变孩子们的思想观念,我需要描述自己的故事。因为,当我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我就想到我自己,因为这些孩子的表现和当年的我非常像。
我是这么讲故事的:余同学,在我和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是在念初中,当时我和你一样,是班级的学霸,学习成绩非常的好,非常的优秀,但是存在这么个问题,因为我认为,在学校里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其他活动根本就不需要参加。虽然我考上了满意的学校,重点大学,但是当我上大学后,我发现变了,这个世界不是仅仅是靠考试成绩第一,就可以的。但是当我意识到这个弱点后,已经迟了。导致现在我只能当一名普通老师。余鹏,戴老师非常期待,你将来比戴老师混的更加的好。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习,我们也应该多学习其他方面,比如说,班级管理方面等其他技能。
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疏导后,这个孩子不仅仅学习成绩好,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发展,慢慢的有所改变。
别人故事
有些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我们也可以详细了解事情过程,进行整理,也可以描述别人的故事。比如说,上次我们班级两个孩子发生打架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子的,其中一个孩子(陈同学)用语言谩骂另外一个孩子(申同学),导致申同学把陈同学的手踢伤了。经过治疗后,申同学的爸爸,还是不愿意将医药费给陈同学,因为陈同学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
我是怎么说服申同学的家长的,申爸爸,孩子们打架事情,发生的频率还是有的。比如说,上个月的时候,我们班级朱文涛同学,也将邓万豪同学的耳朵打伤,于是当朱文涛家长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孩子犯了事情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学校,亲自将邓万豪带到医院进行治疗。最后双方家长都相互和谐处理,非常愉快的解决了问题。
当这位家长知道这个故事后,最后还是将医药费付给了陈同学的家长,相互之间处理的非常和谐,愉快。
因此,当我们需要改变他人思想或者告诉别人的观点时,我们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对方,直接告诉,不仅不能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起到反作用,因为受众者会认为我们是在命令对方完成任务。首先我们可以考虑描述一个故事,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故事中,让对方巧妙的接受这个观点。如果我们将故事类比为船,那么船上的物品就是我们的思想和观点,只有通过船这种交通工具载体,才能将物品运送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