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 2 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那片土地上的硝烟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在这场备受瞩目的现代战争中,“地理位置”无疑成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从军事战略要地的争夺,到后勤补给线的布局,地理位置深刻地影响着战争的走向与结局。
其实,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古人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地理位置在战争中的巨大影响力,《孙子兵法》中的《九地篇》与《地形篇》便专门阐述了,如何巧妙利用地形来获取战争的胜利,这足以表明地理位置对战争影响的源远流长及重要。
理工科直女思维,喜欢刨根究底,而处女座更是无法忍受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宋杰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就入了我的视野,书中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战争与地理形式、战争胜负的关联。
宋杰,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他的作品多与兵家相关,他的《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豆瓣9.2评分。而在《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本书中,宋杰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料,深入剖析了古代战争中地理枢纽的奥秘。
书中着重探讨了历朝历代战争中,地理因素所起的独特作用。我本人对以少胜多的战役,敖仓这种后方的事情更感兴趣。
一是地理枢纽的战略抉择与战争胜负的微妙关联。在古代环境下,小到小到占山为王,大到战争,这些特定的地理位置,往往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节点。
有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与曹操大军对峙于长江赤壁一带。长江天险在此处成为极为重要的地理枢纽,曹操的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且长江的阻隔使其难以迅速展开兵力优势。
而孙刘联军则巧妙利用长江的地理形势,联合水军力量,以少胜多击败曹操。这充分表明地理枢纽在战争中能够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一方若能合理利用,则可弥补兵力等方面的劣势,从而赢得战争胜利。
二是敖仓在秦汉战争中的后勤保障核心地位。敖仓,初始看到这个名词,我愣了一下。看着以为是个地名,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秦汉时期的粮仓。
之所以地理枢纽提敖仓,是因为它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秦汉时期,敖仓临近黄河与鸿沟水系,交通便利。楚汉相争时期,敖仓的归属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刘邦占据敖仓后,拥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得以在长期的战争中维持军队的战斗力。而项羽虽军事力量强大,但未能有效控制敖仓,后勤补给时常面临困境。
所以,敖仓这样的地理要地,在战争后勤保障方面是相当重要的。稳定的后勤供应能够支撑军队持续作战,甚至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
三是地理枢纽的动态演变与战争格局的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枢纽的重要性并非一成不变。在古代早期,函谷关是关中地区重要的防御屏障,凭借其险要的地势多次阻挡外敌入侵。
然而到了汉代,随着中原地区经济zheng zhi格局的变化,函谷关的战略地位逐渐被潼关所取代。潼关在新的交通、军事技术等因素影响下,成为新的地理枢纽。
这种地理枢纽的动态演变反映出战争格局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战争双方需要敏锐洞察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布局,才能在战争中占据主动。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非常适合收藏,初读一遍,感觉是把历史与地理两门学科结合起来。各类经典著作作为批注拓展,当你看完其他历史、军事作品,回过头来再看,它又能很好地成为字词典一样的存在。
战争中,地理因素不仅仅是简单的山川河流,更是与战争的战略决策、后勤保障以及格局变迁紧密相连。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虽然战争的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地理位置依然在军事战略、地缘zheng zhi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