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要是有孩子的话,那家长们肯定是稀罕得不得了,一会摸摸头,一会亲亲脸,一会把脸放在肚子上。但有时候,我们会听到宝宝肚子里有“咕噜咕噜”的声响,或者老是“噗噗”放屁,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宝宝们可能要给我们点颜色看看了!
如果是有经验的家长,在发现孩子发出这些“怪动静”之后,就知道孩子接下来大概率会哭闹,就算哄睡着了,一会儿还会被屁憋醒,还吭哧吭哧四肢乱蹬,涨得小脸通红,好像很用力又拉不出来的样子,这其实是孩子胀气了。
婴幼儿胀气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家长们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呢,也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应该找到宝宝肚子胀气的原因后,随之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对付宝宝胀气这件事。
01鉴 别
我们面对胀气,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鉴别。
当然,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可以直接表达肚子不舒服,孩子如果太小的话,就需要家长观察判断是否胀气了。
首先要强调一点:不能直接肉眼观察肚子是否隆起。由于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完全,但是却需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宝宝肚子通常看起来都是鼓鼓的,仅凭肉眼是无法正确判断的。
正确方法:
应该用手敲腹部来听声音,家长可用手在孩子肚子上轻轻敲几下,若敲起来会响,感觉像敲清脆的鼓一样,则说明可能有胀气。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5个月以内的孩子,到了下午或晚上就哭闹,怎么哄都哄不住,如果孩子其它都好,喝奶正常,没有发烧,生长发育也正常,这种情况可能是肠绞痛,是特定年龄段会出现的问题,满4个月大部分都会消失的。
肠绞痛目前也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一般的安抚方法,比如抱着哄哄、飞机抱、听听白噪音。这些安全的做法都可以尝试,但不一定有效,这要和胀气区分一下,胀气发作一般不会有特定的时间。
02孩子怎么还能胀气了呢?
1.如果宝宝是用奶粉喂养的,出现胀气现象,那可以试试调换其他牌子。在选择奶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包装袋上印制的营养配方,那种不含乳糖的、不含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宝宝的肚子胀痛。当然,即便是调换了奶粉,也至少需要两个星期才能看到效果。
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胀气,比如谷物粗粮、蔬菜(如豌豆泥、黄豆泥)等都含有可导致大肠胀气的纤维。而再如苹果、梨、杏等等含有高浓度糖分的水果及果汁也是导致婴儿腹内气体凝聚不畅的诱因。
2. 母乳喂养的情况下,如果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宝宝的嘴与妈妈乳房的位置摆放不当,宝宝就有可能吸进过多的空气,以至于嗝气或腹胀。正确的姿势是最好让宝宝的脸正对乳房,而不是呈某种角度,以保证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
3. 宝宝在哭泣的时候也会吞进大量的空气,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旦宝宝开始哭闹,往往会因嗝气而腹胀,而腹胀又会进而导致身体不舒服,以至于令宝宝更加哭闹不停。所以,孩子要是哭得太厉害,也是需要哄一哄的。
那说到这,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妈身上掉下来的心头肉,怎么有的孩子怎么吃,怎么闹都没事儿,就自家的孩子出问题?难道就是因为自家孩子发育不好?那如果是这样,孩子的胀气应该是时常发生。但是您会发现,其实胀气的发生是比较集中的,并不会反反复复。
那这就得从中医开始说起了,实际上孩子胀气大部分都是因为肠道气滞,遇阻不行,在中医里是盘肠气痛的范畴。
小儿盘肠气痛多由感受风冷寒邪,或饮食当风,过食生冷,寒凝气滞,或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损伤脾胃,乳食积滞,气机受阻等引起。
也就是说宝宝肚子受凉了,比如说吹到空调,或者喂了寒性食物;或者是宝宝消化不好积食了,比如喂奶过量吃太多了,或者妈妈吃的过于补益,导致奶水过于营养难消化了,这些都是病因。这里可以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就是受寒和积食。
03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胀气这个事儿呢,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它确实是挺急的,当孩子胀气的时候,没时间让你整这个药那个药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让孩子把气给排出来,所以我们要进行拍嗝。
有三种方法可供大家选择。
1.让宝宝趴在您的肩膀上,托住他的颈部,轻轻拍打他的后背,直到把体内的胀气全部排出为止。
2.坐着拍打宝宝,用您的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帮他撑住脖子,让宝宝的腿自然下垂,拍打背部,让宝宝打嗝。
3.让宝宝趴在大腿上,整个身体的压力全部分布在您的身体上,一只手撑住宝宝,一只手轻轻拍宝宝的背部。
注意:拍隔时,五指并拢靠紧,手心弯曲,拍在宝宝背上不会漏气,拍的力量能引起振动、又不会让宝宝感觉疼痛。很多人觉得拍后背震心脏,应该拍前面。其实,后背有脊柱,对心脏保护性更好些,而且扣拍后背也易操作。
04平时应该注意点什么?
那“急性期”解决了,平时应该怎么预防呢?
1、避免孩子受寒。
要把肚子保护好,尤其是肚脐,月子里的孩子尽量穿上小肚兜。其次,不要给小宝宝喂什么去胎毒的凉茶或者金银花水等寒凉的东西。
如果发现孩子胀气是因为受寒,可以把手掌搓热,给孩子摩腹、揉脐,推拿中脘、天枢、足三里,这时候小儿推拿是非常有效果的。
那有的家长说,我就想用点药怎么办呢?也可以!用淡豆豉、生姜、葱白、食盐炒热,用布包上,然后趁热熨脐周,但是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2、控制乳食。
积食是更常见的原因。如果发现孩子开始频繁放屁,或者睡眠开始烦躁,那就要警惕消化的问题。
这时候,喂母乳的妈妈饮食要清淡一些,减少吃太多滋补的东西,如果这时候母乳的营养一下子增加,对孩子的脾胃就会形成负担。如果是人工喂养,那就减少喂奶的次数,或者把奶冲淡一点。时间也稍微延长一点,让孩子的肠胃有休整的时间。
这些小技巧各位家长们都可以试试,因为这里完全没有内服的东西,比较安全,希望各位家长们能用得到。
来源:中医罗大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