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孩子“变坏”了吗
李竹平
一位家长给孩子的老师打电话,诉说对孩子进入一年级以来不断“变坏”的担忧。
“老师啊,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他是个既活泼又听话的好孩子呢。”家长的语气里有明显的委屈和无奈。
老师说:“他现在还是好孩子啊!”
“哎呀,你不知道,前几天他回家不好好说话,吃饭时说什么‘吃饭饭’,一个男孩子,怎么学着这样说话呢?”家长显然对孩子有很多不满意。老师刚想说点什么,家长又说开了:“他现在学了很多坏东西呢,好的没见他学,昨天还回来学冲人眨巴眼睛……”
老师终于说上话了:“您过于担心了,孩子这是在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东西,看见了觉得好玩的,感兴趣的,就学一学,很正常啊。这也说明孩子对身边事物有好奇心,是好事……”
但是,家长似乎不认同老师的看法,继续诉说她的担忧,还说到孩子以前在幼儿园时,回家喜欢跟她讲各种事情,现在不愿意说了,问了也不肯说。
我对这位家长的做法和想法担忧起来——这哪是孩子“变坏”了呢,分明是做家长的“变坏”了。现实生活中,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很多家长就“变坏”了。
第一,他们并不了解和理解儿童,眼里只有“学生”和成绩。孩子上了小学,很多家长的神经就开始绷紧了,开始在心中放大孩子“学生”的身份,开始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好和坏。他们忘了,孩子还只有六七岁,还是“小屁孩”,是儿童,还是天真烂漫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孩子眼里,进了小学,有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新的伙伴,他们就有了更多需要去探索的新东西,学习对于他们并不仅仅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和他们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可是,这时候已经突然“变坏”了的家长们看不见或者看不惯这些了,他们只想看见一个专心致志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小学生。
第二,他们开始盯着孩子“坏”的表现,看不见孩子好的表现。因为家长眼里只有“学生”的角色,所以他们特别关注孩子“坏”的表现,并坚持不懈地与孩子“坏”的表现作斗争。例如,上面的那位家长,她就每天都与孩子学眨巴眼睛这样的“坏”表现做起了斗争。家长们怀着培养“天之骄子”的美好愿望,对孩子“不正常”的表现异常敏感,习惯于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渐渐地,如果孩子“一意孤行”,他们就会变成数落和唠叨的机器。时间长了,孩子就感觉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不信任,当然会慢慢从以前的活泼乖巧变成“不愿意说话”。
第三,他们习惯于从学校、孩子身上找原因,不懂得或不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家长往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既急躁又自以为是,哪怕明明是自己的问题,也要居高临下去教训孩子。一旦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他们不愿意看到的“苗头”,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校“学坏”了,审问孩子是跟谁学的,老师知不知道,再严厉地告诫孩子要怎样,不要怎样。他们很少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是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是否因为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不对导致了孩子与自己疏远,甚至也不愿意听听旁人的看法。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原本变得越来越好或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的孩子,真的被他们给整坏了。
我们的许多家长,忘记了自己童年时候的样子,缺乏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又不懂得如何与孩子“友好相处”,没有耐心听孩子说心里话,却一心要教育出一个“好孩子”来,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