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之旅

        今天上午,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加了一个写作大伽为好友,想加入他的写作团队。不过他说有一个门槛——入团条件是:1.有着终身成长的强烈内驱力,形成一定程度的专业自觉;2.有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毅力,坚持写作和阅读,进团后不掉队。3.有热爱阅读写作和热爱教育工作的情怀。加入团队需撰写一篇2000字的个人读写史文章,审核发布给大家学习后,方能加入。

      这几年招聘到县城工作,为了适应新学校的教学要求,我很少再写作和投稿了。时间一长,思维的弦慢慢就生锈了,以至于最后放弃了以前最喜爱的写作爱好。

      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自己的阅读与写作之旅,不管最终能不能通过入团审核,还是要感谢这位朋友提的入团要求,不然的话一直没有机会重温过往岁月,清醒认识到我的阅读田地之贫瘠。

      1996年漯河师范毕业后,我在老家的一个小学任教。那时候的我一直践行着“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学理念,成了名符其实的“孩子王”。并且,因为我是普师专业,啥学科都能教,所以校长让我担了三年级的班主任,又担任了三至五年级的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等几门所谓的“副科”。我记得每星期需要上三十七节课,只有星期六下午没有课。

      虽然累并快乐着,但是到期末考试全乡统考比赛时,我傻眼了——全乡倒数第二!我羞愧难当,我辜负了乡亲们的期望。痛定思痛,我认为是我担任的科目太多了,我就找校长申请少担任一些科目。校长说的原话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他大致的意思是学校缺少体音美等专业老师,现在全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让我再辛苦辛苦,等下一年了他到乡教办要一些专业的老师。

        我很郁闷,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同办公室的一个老教师给了我一本书——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编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献给青年班主任》。我一看很符合我当下的境遇,就如同一个饥饿的流浪汉看见了美味佳肴,一下子扑上去狼吞虎咽起来。

          惭愧的是书里都讲了些什么,我现在大都回忆不起来了。我只记得好像有一句话说的是“年轻人要多抢着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因为人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干得多了,能力就得到增强了。看到这一点,我不再找校长推辞不教体、音、美等学科了。

        当然,我也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说我找了几个热心的学生当我的小助手,帮我管理班级。我不在班里的时候,这些小助手就帮我检查学生的作业,检查班级卫生,管理班级的纪律等。学生犯了错误,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体罚他们,而是让他们写“反思书”,写清楚犯错的经过以及怎么改正!

        到了学年结束的时候,果然收到了成效——全乡第三名!尝到甜头的我越发重视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了,记得那时候邮递员一到学校,我就冲向校长办公室,先找到《小学教学》《河南教育》《教育时报》等教育报刊杂志一睹为快。

      读的多了,我大脑里面的教育理念就慢慢地清晰起来,我用这些教育理念指导着我的教学实践。在遇到有关杂志征稿时,我就试着把我的教学实践写出来,投给相关的报刊杂志。记得我的两篇教学论文在第一届科学学习论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和三等奖。后来,又陆陆续续在《教育时报》《小学生学习报》《漯河内陆特区报》教育周刊《河南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教育时报》征稿,让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案例。我把自己的一个教学案例写下来投给了《教育时报》的课改导刊,没想到被《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编辑老师发表了,而且还引发了全国老师的大讨论:正在上数学课,忽然外面飘起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学生们纷纷看向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尽管我多次警告学生要专心致志学习,但是还有学生时不时向窗外望去。我看学生不再安心学习了,索性就引着学生到操场上去赏雪花,观察雪花的形状。《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的吴松超老师号召全国的教育界同行讨论这种行为对不对,符合当下的新课程理念吗?

      有的老师赞成,说下雪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教学资源,我虽然是上的数学课,但是能 让学生立即去观察雪花的形状,并探索雪花一共有多少形状,雪花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六角形的?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有的老师则反对,说我是数学老师,不该正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带领学生去赏雪,这违反了有关的教学规章制度。我记得有一个大学的教授说我意识到下雪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转瞬即逝,我能立即把数学课上成赏雪课,并让学生探究雪花的形状,说明我有新课改理念的意识,这个是值得称赞的。但是最好是与教语文学科的老师合作,探讨交流,扩大这个特殊教学资源的功效。

      我意识到了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通盘考虑,不能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于是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我会找同班的老师商量,或者是找同校老师探讨,怎样实施新课改更合适!之后,我又把自己的一些新课改实施案例写下来,参加市、县的论文大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成了远近闻名的写论文能手,乡里的很多老师都来到我们学校找我请教怎么写论文,或者是写完论文后让我给他们修改一下。我指导别人发表、获奖论文十几篇,受到了乡教办领导的称赞。有一次,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招聘写作宣传人员,乡教办的领导就推荐了我。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依然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而且我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除了阅读《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河南教育》《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讲课》等专业书籍,更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唤醒生命的对话》《40岁,开始学做教育》《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等教育名家的专著。从系统上掌握这些教育大伽的教育教学思想,并且写下了许多阅读感悟,参加学校的阅读打卡。有些文章发表在网站上,有些文章发表在校报上,有些文章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

      可惜的是,后来学校缺少英语老师,校长就让我先代着三年级的英语课。再后来县教育局要求每个学校都要有专职的英语老师,我们培训了半个月,学习了英语字母的发音方法,就成了专职的英语老师。为了提高我的英语专业素养,我一方面向初中的英语老师求教,一方面晚上自学英语,还报名了网站上的英语学习班,全身心投入到了英语素质的提高上,却慢慢荒废了我的阅读与写作事业。

      直到前不久,在河南教师读书会里看到一个朋友在简书App上日更一千多天,写了一百多万文字。一下子激发起我的写作兴趣,于是我决定向她学习,也开始进行日更千字的写作挑战。截止到目前,我已经坚持了二十天,写了两万多字。我要继续坚持下去!为了给自己一个压力,督促我坚持下去,我想找一个优秀的写作团队,在相互抱团取暖的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希望我能通过贵团队优秀同仁的考核,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个词“假期滑坡”,是说孩子在放长假回到学校后的学习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此次的疫情假期事发突然,...
    麦慧Wheaty阅读 887评论 4 6
  • 亲爱的洛阳有书的书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靠谱的郭老师!非常感谢大家愿意花费时间来参加我们洛阳有书第四期线下共...
    梦沉书远阅读 462评论 0 1
  •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三年级,对于读书,我“初出茅庐”。 语文赵老师让全班同学各拿...
    玉cxy123阅读 211评论 0 0
  • 小学三年级,对于读书,我可谓是“初出茅庐”。 语文赵老师让全班同学各拿一本书放到学校,建立一个班级图...
    玉cxy123阅读 483评论 0 0
  • 如果说有一件事可以伴随着人的一生,阅读可以说是其中之一。 记得小学阶段妈妈给我订阅的《少年文艺》,有几期连载,其中...
    石真朱阅读 5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