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书,心情不好的时候,拿来慢慢读读,真的有疗愈作用。
比如蒙田说的:“坏日子飞度,好日子细品。”那我就坏日子多睡觉,好日子慢慢品味。一个借助方法拉短,一个借助降速拉长。
一段话,改变生活,这书的价值就特别值得。
不要觉得道理,都是老生常谈,都似曾相识,不同的心境,会发现不同的文字。即使同一个道理读了几十遍,生活一点没变,没把这道理应用到生活中,那书依然似读非读。每本书都有每本书的欢喜。
这本书最有趣的是读到胡适《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胡适为了阐述什么是有意思的生活,讲了一个什么是没意思的生活的故事。
故事如下:
某天某人没有事做,闲的不耐烦了,跑到街上一个小酒店里,打了四两白干,喝完了,又要四两,再添四两,喝的大醉了。
喝醉后,同张大哥吵了一回嘴,几乎打起架来。后来,李四哥来拉开,气忿忿的又要了四两白干,喝的人事不知,幸亏李四哥把你扶回去睡了。
早上,酒醒了,媳妇儿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懊悔的很,自己埋怨自己:“昨儿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呢?可不是糊涂吗?”
你赶上张大哥家去,作了许多揖,赔了许多不是,自己怪自己糊涂,请张大哥大量包涵。
正说时,李四哥也来了,王三哥也来了。他们三缺一,要你陪他们打牌。你坐下来,打了十二圈牌,输了一百多吊钱。
回得家来,媳妇儿怪你不该赌博,你又懊悔的很,自己怪自己道:“是呵,我为什么要陪他们打牌呢?可不是糊涂吗?”
诸位,像这样子的生活,叫做糊涂生活,糊涂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
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
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问得出一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干这个?为什么不干那个?
读完这篇文章,立刻拿定义检查自己。
读书,为了涨知识、增见识,看看别人如何生活、遇到问题如何思考,自己即使未曾经历,却有了应对之法。一个人的行走,无数高参随行,想想的确有意思。
极简,是为了接近完美。圣·埃克苏佩里说:“完美,不是指再没有东西能增加进去了,而是指再也不能拿走一样东西了。”
当生活到所需极少的时候,世界给点什么都可以给予出去,会感觉富足。想起自己的衣服不坏不买,每个季节两件替换,就觉得靠近了完美。
静坐冥想,是为了看到真实的自己;搬砖,是为了工作;陪伴,是为了把爱用行动告白。
包括写作,就是为了记录生活,让生活一经度过,就被文字浇筑成永恒,永不褪色。
究其根源,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思。越发觉得活着的每一天,的确是人生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