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三国演义》,发现里面有不少经典的名人名言,现摘录一些与诸君分享。其中有的人物说了不少名言,我只选了其中1句。
1.董卓: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出处:第六回。董卓计划迁都长安,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徒荀爽都来劝阻,理由是老百姓可能会流离失所,董卓大怒并说了上面这句话,又把杨彪、黄琬、荀爽罢为庶民。
感悟:没有小民,何来天下?董卓把天下与小民割裂开来,残暴不仁,丝毫不考虑百姓死活,其迅速败亡也就不难理解了。
2.吕布: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出处:第九回。王允设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最后王允鼓动吕布动手时,吕布说了“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后,王允说“将军勿言,恐累及老夫”(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吕布于是答了上面这句话。
感悟:这句话虽然是吕布激愤时所说,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他的心声:他想当一把手,不想当下属。其实吕布有勇无谋,并不适合当一把手。如果他能满足于当一个将领(比如投靠曹操),功业当不在关羽、张飞之下。只可惜他非要当一把手,后来走向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孔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出处:第十一回。孔融当北海太守时候常常说这句话。
感悟:孔融这句话,颇有名士风度。让他太平时节做富贵闲人最合适,或者当个地方官也可以。可惜他身在乱世,还经常抨击时政,导致身死曹操之手,可惜!
4.孙策: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
出处:第二十九回。是孙策临死之前,对弟弟孙权说的遗言。
感悟:孙策看人还是很准的,孙权后来果然守住了江东。另外,孙权确实不善于“与天下争横”,虽然他活得最久,但最终也没有统一天下。如果孙策多活几年,会不会不同结局?
5.田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出处:第三十一回。田丰谏阻袁绍出兵,袁绍不听,大败而回后,又要杀田丰,田丰自杀前说了这句话。
感悟: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田丰选择了辅佐袁绍,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6.曹操: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出处:第三十三回。曹操打败袁绍,进入冀州后,回忆当初与袁绍一起起兵时的一次对话:袁绍问曹操,如果讨伐董卓不成功,哪里可以据守,曹操反问袁绍。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而曹操的答案就是上面这句话。
感悟:袁绍看重的是山河险阻,曹操看重的是人才,这就是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的重要原因之一。袁绍帐下的人才不可谓不多,而袁绍不会用。所以,人才不但要引得来、留得住,关键还是要用的好。
7.刘备:备往常身不离鞍,髀[bì]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出处:第三十四回。髀肉是指大腿根部外侧的肉。刘备这时候依附刘表,在一次宴席期间上厕所,看到自己大腿上长了肥肉,回来后说了上面的话。
感悟:刘备半生蹉跎,先后依附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这时候年近五十,仍无立锥之地。但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到他的志向始终没有消沉,他建功立业的渴望依旧炽热,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了。正因为他一直没有放弃,所以后来才能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蜀汉开国皇帝。
8.周瑜: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出处:第四十五回。周瑜在群英会上舞剑作歌,这四句就是歌词。
感悟:这四句歌词表现了周瑜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后来他也做到了,在短暂的人生历程中,有赤壁之战这场大胜是他主导的,足以“慰平生”了。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把这四句弄成了插曲,挺好听。
9.黄忠: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出处:第七十回。黄忠计夺天荡山一回,和张郃交手时说的。
感悟:这回里还有一句黄忠不服老的话“某虽老,两臂尚开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黄忠快七十了才迎来人生的巅峰时刻,所以我们不要着急,正如那首诗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Everyone has their own time zone.)。
10.关羽: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出处:第七十六回。关羽败走麦城,诸葛瑾来劝降,关羽不肯,说了上面的话。
感悟:关羽的傲慢导致了他的失败,但这时候的气节还是很感人的。这句话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关羽求仁得仁,不但名垂竹帛,而且在后世成为“关帝”,粉丝极多。
1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第九十七回。出自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上的《后出师表》。
感悟:这句话现在已成了成语,诸葛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真的是战斗到死。他可能也知道北伐成功很难,但“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12.羊祜: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出处:第一百二十回。羊祜认为伐吴时机已经成熟,上书晋武帝司马炎请求伐吴。在贾充等人的劝阻下,晋武帝没有同意。等到几年后晋武帝想伐吴时,羊祜已经病重了。
感悟:早就听过这句话,看了《三国演义》才知道出自羊祜(其实最早记载羊祜这句话的是《晋书》)。这句话在现代还引申出一句“常想一二”,意思是要多想想人生那十分之一二的如意之事。羊祜虽然没有看到“金陵王气黯然收”,但他为灭吴奠定了基础。所以后人才会凭吊他,感慨“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