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从一个乡镇小学考调到一所县直学校——实验小学,学校情况非常特殊,大多是异地扶贫搬迁的孩子,本地的孩子也都是土地和房子被政府征用后,赔偿了房子。所以多数孩子的父母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意识。这导致了多数孩子在学习上产生懒性,在习惯上无自控性。我庆幸的是接任的是低段,二年级,孩子们的可塑性很强。
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被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感动了,因为开学将近两周了,他们一直只有数学老师上课。当我向孩子们做完自我介绍后,教室里立刻响起了孩子们噼里啪啦的掌声,听到他们莹莹嗡嗡的议论声。在那一瞬间,我之前的所有疑惑,所有担忧都化为乌有。一个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孩子们给予的,开学两个周来,我一直迷茫的心找到了定位。我要和这些孩子们共同成长。
可是好景不长,两天后,我就发现很多问题:中午有几个在学校吃营养餐的孩子竟然不在学校吃饭,每天都跑到校门口买零食吃。午休时间太长,孩子们在教室里经常发生冲突。放学后,教室卫生打扫不干净。在学习上,更是一团糟:书写、朗读很乱,作业的正确率很低。于是我迅速理出几条清单:1.立刻对跑出校外买零食吃的学生进行教育,并与其家长进行沟通。2.中午孩子们吃完午餐后,我陪孩子们看书。3.每天安排练字朗读,利用早自习十分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4.每天中午吃营养餐前清点人数。5.安排好值日表,放学后,教孩子们打扫卫生。一个星期后,班级管理进入正轨。可是在看书仍然是个大问题,首先孩子们没有阅读习惯,其次是很多孩子一本课外书都没有。于是我回原单位去找我带的孩子们,现在他们已经上三年级,之前他们捐赠了很多书放在教室里,现在他们用不上啦,我向他们说明情况后,孩子们送了我几十本书。我把这几十本书带回来,每个孩子发一本,每天中午我也拿着一本书陪他们在教室里看书。我用陆续的给孩子们推荐一些有趣的书籍。如《米小圈上学记》、《红鞋子》、《二年级的小朵朵》……一段时间后他们看书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我发现只要我不在教室里,孩子们就会乱成一锅粥。他们根本就不会自觉的看书。
对于孩子们疯闹,打架,这些问题,如果一味的采取批评的措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积极心理倡导发现人的优势,并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的作用。
李镇西老师给他的孩子们写信,我也可以给我班的孩子们写信。不过我的每一封信是学生们和我一起完成的,一天只写一封。我还专门设计了信纸。我找来两个班长,我们先给班上最难管的同学蒋礼研写。我们先写这个同学的优点,再把我们对他的期望写出来。第一次是由我提笔写的,两个班长在一旁补充。信写完后,我让一个班长读熟。
我们利用午休的时间,等所有孩子都到齐后,班长就当着全班同学大声地读这封信。同时,我注意观察蒋礼研,他有点害羞,同时也有掩藏不住的兴奋,我想这时候,他的心跳应该是加快了,此刻,内心正产生着沉浸体验。读完信后,教室里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从掌声里,我听出了那一份期待。我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会收到这样的信。然后,班长把这封信颁发给蒋礼研同学。我提了个要求,这封信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写下对孩子最想说的话。最后把这封信保存在班上,我准备一个漂亮的盒子给孩子们装信。
第二天,我们的副班长张同沁就自愿承担起写信的任务,一起写的还有陈兴怡。她们给涂熠宗同学写。写好后,我修改,然后张同沁再滕抄在信纸上,其余步骤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