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懒惰像植物一样生根发芽,是什么一种感觉?没有了好奇心,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本来今天该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成了重度拖延症患者;在低水平的事情上不断重复,沉溺于自我感觉良好实则没有建设性的事情上......如果有这些表现之一,说明你已经是懒癌患者。抓紧治疗或许有一线转机,再不治疗,真的废了。
如何治疗懒癌呢?剂量太大,直接导致各种不适应,因为你的长期形成的精神状态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艰巨任务”,怎么办?须循渐进。
从现在开始,每天给自己列一张清单:每天计划做什么,分轻重缓急,不要过量,也不要太少,比往常多点事情做。做些有挑战的事情,做些以前未曾尝试过的事情,不能总在低水平上徘徊。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大脑有“舒适区”、“延展区”、“恐慌区”,之所以懒,是因为我们一直躺在舒适区,不愿意挪窝,我们只做熟悉的事情,不愿意挑战稍微难点的事情。延展区就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触及的高度,恐慌区则是我们目前完全无法把控的事情,比如你会骑摩托车,但是猛然让你开飞机你肯定吓得不行,浑身出汗。但是,会骑摩托车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学会开汽车。
从现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坚持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晚上泡脚,早上起来跑步。心理学认为坚持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一段时间内坚持做这一件事,直到养成习惯。富兰克林曾经用记事本来养成习惯:每天晚上完成了该项任务则画个√,未完成则画个×,每天都进行检查监督。当年曾国藩则用红豆绿豆监督自己:完成当天的某项任务,则在罐子里放一粒红豆,未完成则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绿豆。看来,在懒惰这条路上,我们是无师自通的、古今中外没有分别的。但是,即便是伟人也得花大力气培养良好的、有建设性的习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付出努力呢?
从现在开始,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在这点上,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做的真是绝了。他每天都记录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读书、看报、吃饭、做科研,连蹲坑都要记录。充实的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虚度的人则总觉得时间无处打发。时间,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从现在起,保持办公桌面、庭院整洁。杂乱、混沌会影响人的心情。上班前把办公桌清理的干干净净,文件分类处理,整理整齐,这些小细节都会令你一天神清气爽。每天沐浴、勤更换衣服,保持阳光、清爽的形象。
从现在起,增加点仪式感。虽说,内容很重要,但是形式一样不可缺少。古人非常重视“礼”:祭祀之礼、迎宾之礼,等等,每个活动都有相应的礼乐,程序。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是繁文缛节,麻烦要死。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这些礼节就是秩序,它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统一了意识形态。现代人们删繁就简,索性干脆不要礼节,不要仪式了,这就有点过了。人为地给自己定个纪念日,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完成了给自己一点奖励,都是不错的措施。
根治懒癌,决心很重要。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因为一时冲动,今天兴致高涨,要决心改变些什么,三板斧胡乱抡一下,明天发现各种不适应,还是原来的生活安逸,便不再持续下去了,这可不行。很多人说:晚上想想千条路,白天醒来走老路。说的就是这个情形。当年曾国藩戒烟的时候,也曾遇到如此难题。他有一次在众位朋友面前,宣誓戒烟,可是没过多久还是忍不住重犯。一而再再而三地,他戒了好几次都未能成功。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思前想后,终于下定决心,用锤子砸碎了烟具,以后再也没有复吸。这次戒烟,他看起来很平静,实则内心做了最痛苦的挣扎,最深思的考虑。
懒惰,追求舒适,终将会害了自己。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造就的,将来的你则是现在的你造就的。我们终究会为自己的行为埋单,懒惰抑或勤奋,都有它的结局。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