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来袭,你有没有身处其中?
你是否曾感到:
事情太多,忙到焦头烂额?
忙忙碌碌,却又效率堪忧?
劳累过度,却没有发挥所能?
一直奔忙,可又看不见成长?
如果有一条对的上,朋友,你可能内卷了…
哈哈哈,别惊慌失措,这是多数人的常态。
不过只有少数人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后探究原因,坚持寻求改变。
那么,怎么破局?
做一个精要主义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彼得·德鲁克曾说:「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
可见,效率只是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方向,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足够重要,目标是不是有意义。
如果不是,白忙一场。
今天分享给你一本书,就是关于帮助人区分事情重要与否、更好聚焦在目标上实现成长的书,这本书是《精要主义》,作者是格雷戈·麦吉沃恩。
接下来,进入干货分享。
正因为工作和生活不易,我们需要认识到精要的力量。
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务,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个让执行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这就是作者认为的精要主义的含义。
精要主义,不提倡做更多的事情,也不是为了少做而少做。精要主义的选择,是专注做好必要的对的事情。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核心要义是: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为什么这么想呢?
因为只有当视角着眼于长远,比如十年或者三十年,而不是三年五年,又或者三五个月,放眼到更大的格局,比如整个行业,或者时代,而不是我们自己所在的组织或平台,我们才能跳出此时此地的限制,发现何为最重要的事。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打破「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以及「我能二者兼顾」的固有想法,形成精要主义的想法:「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具体来看,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包含三种思考方式: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一旦放弃选择,就会有人为你作出选择。所以,请你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选择。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无意义的多数与有意义的少数,我们所要做的,是将二者区分开来。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选择做一件事,意味着不去做另外的事。我们常常不得不作出艰难的选择。每次选择时候,问一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何成为精要主义者?分三步走:探索,排除,执行,其中涉及15个要素。
我们逐个来看。
第一步:探索
这部分讲的是如何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要素1: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工作节奏越快,越是忙碌,反而越需要留出专门用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是留出足够多。
这么做,是为了避免自己被工作支配,被事务缠身,在闹中取静,去思考方向性的最基本的问题。
不管是每天晚上几分钟,还是一周几十分钟,不管是办公桌一角还是一间屋子,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而出,后退一步看清局势。
要素2: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
把眼光放在大局上,而不是纠结于细节。
同时,学会倾听话外之音,领悟言外之意,弄清楚事情的关键所在。
对于此,参照记者工作特点,作者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要素3: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我们的大脑爱游戏,因为游戏拓展了人们选择的范围。
作为解压药,游戏对于大脑的执行功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可以尝试用游戏激发创意。
要素4: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我们自身是最重要的资产,所以请一定要舍得投资,无论是身体、思想还是精神。尤其是,注意睡眠。
要素5:精选,只接受前10% 的机会。
如果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么就是一个肯定的NO。
做决定的时候,尤其是艰难的决定,考虑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并从这个维度开始打分,分值在0--100之间,如果得分低于90%,则自动降为0分,坚决的淘汰。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严苛的标准,让我们更加理性的抉择,摆脱那些耗费时间精力但是仅仅是70-80%的工作或机会。
第二步:排除
这部分讲的是如何摆脱无意义的多数,将非精要的事情移出你的计划。
要素6: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关于目标,「很清楚」不够,「真的清楚」才行。
因为清晰的目标,既鼓舞人心又明确具体,既充满意义又容易衡量,能够激发人的动力,甚至倒逼人的能力水平提升。
要素7: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心理学上,我们对群体对我们期望的服从,就是规范性从众。
可是,从众并不是出众。
我们不想让别人失望,不喜欢拒绝别人的感觉,确实是很不舒服。
所以情况经常是,碍于情面答应下来,会占用自己大量时间精力,于是悔不当初为啥不好意思拒绝。
所以,请学会拒绝,坚定选择最重要的事。
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要拒绝别人的一切事,而是拒绝那些非重要的事。
要素8: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在一件事情上投入的时间资源越多,越想得到回报,而没有回报就会投入更多资源,如此循环。
令人失望的是,这会带来沉没成本,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该忽略就忽略,该放弃就放弃。
要素9: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我们之所以会被精彩的影片吸引,是因为影片在剪辑过程中只留下了最重要的情节和细节,所以才会引人入胜。
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学习编辑的思路,权衡取舍,删减冗余。
要素10: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界限的丧失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难题,工作和生活日益分不清楚。
无论是工作上明确定位、推进项目,还是生活中处理复杂家庭关系,设定界限尤为重要。
如果你自己不设定,就会有人设定,或者一再打破你的边界。
对于各类事情,我们做了探索,进行了区分,排除了不重要的多数。
而保留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愿意为之努力的,便不再有障碍。
那么,怎么做好其余重要的少数事,如何能够高效推进呢?
关于执行,本书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三步:执行
这部分讲的是如何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要素11: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在工作和生活中留出一个缓冲,减少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
这种缓冲,主要涉及时间管理方面。
在具体推进上,要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可能,为意外情况留出缓冲,避免情况变化导致难以调整。
要素12: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
弄清核心目标,关注哪些限制和障碍影响了高效执行。但不要试图一下子扫除所有障碍,而是从小处开始。
要素13:进步,小胜的价值。
不要急于求成、贪多求全,不要分散精力、平均用力,而是从小处着手,努力取得微小却踏实的进步,集小胜成大胜。
要素14:心流,常规造就天才。
做少数重要的事情,可以探索默认的常规路径,设定一种阻力小、易操作的方式,让事情做起来简单。
这么做的好处是,启动时候障碍小,让自己能有效自律,减少精力分散在非重要的事情上,进而取得进步。
要素15: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未来,是成为过去的现在。
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好好珍惜当下,专注于当下,心无旁骛地做最重要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在同一个时间专注于一件事。
虽然我们可以同时多任务并行,但是却无法做到同时在多个事情上聚焦。
以上内容,就是这本《精要主义》的概要。
在成为精要主义者过程中的15个要素,书中都列出了具体的方法技巧,欢迎你详细阅读。
总结一下,面对日益快节奏、内卷化的趋势,做一个高度聚焦的精要主义者,是有助于个人成长的选择。
这能够引导着我们,明确更大的目标,自觉地追求更少,提高自律力和掌控力,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这条路会有很多曲折,但是值得你去选择。
好了,全书干货分享就到这里。
下面分享一些个人的读书体会。
精要主义,意味着专注和取舍。
精,就是去粗取精、精益求精。
要,就是区分重要与否、要与不要。
一些事情的重要,意味着另外一些事情的不重要,乃至不要。
这意味着,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形成一种自觉: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重要的。
基于此进行权衡,甚至做出艰难的取舍。
在深思熟虑的权衡后,战略性的放弃不重要的事情,避免多条战线同时推进疲于应付,而是将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请一定要保留自己选择的权利,因为如果你自己放弃了选择,那么就会有人为你作出选择。
而这种选择,是以你自己的时间精力为代价,那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要么慎重考虑,坚定拒绝干扰性的事情。
要么就是被动跟着别人的节奏,将自己宝贵的时光,消耗在于自己人生而言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到头来,空忙一场。
精要主义的本质在于,排除最重要事情以外的一切干扰,将时间和精力高度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且想方设法提高效率和效能。
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不禁又想:成功就是要成为一个超人吗?忙碌就是成功的准则吗?忙碌就是通往成功之路吗?
按照这本书的回答,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选择成为精要主义者,甄别噪声,排除干扰,高度聚焦。
不可否认,工作或者生活确实是需要忙活。
这是有目标导向性的忙,是可以忙出价值和意义来。
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我们这么去忙。
毕竟,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忙到停不下来。
忙到停不下来,忙到996,忙到007,忙到身心俱疲…
非必要、无意义的忙,存在很大危害,主要有两点:
一个是身体的损伤,没有谁忙忙碌碌反而身体更加健康的。
另外,对于心理乃至思维认知的损伤,更加的隐蔽不可见。
因为忙到停不下来,所以无暇反思当下,即便是工作方式方法,也没有心力去思考未来,洞察趋势或者寻找前进方向。
于是,一个人的发展,就被困在了忙忙碌碌的当下。
为了避免忙碌带来的陷阱,我们需要时常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忙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工作或者生活,真的很需要精要主义式的断舍离。
或许有人会问:我们是否有选择?在线工作、多任务并行的时代大潮中,是否我们只能被裹挟着随波逐流?
如果你自己不去选择如何使用时间和精力,那么就会有别人来为你决定,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那些事情。
而背后的代价,是你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你的人生,绝版的宝贵,蕴含着诸多可能。
你是不是,想拥有意义丰富美好的人生呢?
意识到了,你还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吗?
朋友,去努力做一个精要主义者吧~
在千头万绪中,在诸多选择之间,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扪心自问:这是当前需要花时间精力处理的最重要的事情吗?
如果不是,就果断放弃。
与其在不同的事物中分散用力,甚至虚度光阴。
不如全神贯注在重要的事情之上,取得进步,哪怕是一小步…毕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分清轻重缓急,不为一时紧急而累,不为繁杂事务牵绊,专注于当下,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和目标。
超越纷纷扰扰,选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自己的节奏,去创造精彩的人生。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