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等钱多到没意义了,别的意义就出来了

人的智商和身高一样,是正态分布,再高也高不到哪去;

可是人的成就却是幂律分布的,是一系列苦练和正反馈积累的结果,差距如同云泥。

见识即智慧和知识,也可以说,见到过足够多的情景,识别出足够的时间

精英能够理解复杂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处处使用简单形象思维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惧未知

精英能从长远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精英拥抱改变,而普通人拒绝改变

精英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只跟本阶层的人交往

精英爱谈论想法,而普通人爱谈论人和东西

精英把自由时间花在学习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时间花在娱乐上

精英注重效率,普通人注意公平

精英的成功是基于努力程度和见识水平

有效的反馈, “好的失败”,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 对事不对人。你错了,下次改正过来就是,没有必要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 错误的代价很小。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先搞个小范围的内部测试,不行马上改,甚至直接砍了也没有多大损失。上正式舞台表演之前,每个星期在艺校内部给同学表演几次,演的再差也没人笑话你,因为大家都很差。

时间少点浪费

第一、不要搞多任务、同时干几件事,要每次只干一件事。

老老实实集中精力每次只把一件事干好,就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是做完一个项目再做下一个。……关键词:做完。

第二、做什么事都要追求做完,完成一半没价值。

我们平时做事不也是如此吗?如果你是为了享受做事过程而做事,你是玩游戏。如果你是为了固定工资而做事,你是混时间。对这些人来说这个项目还没做完又去做别的完全没问题,反正我都在做。只做了一半的事,没有价值。为了创造价值而做事的人关注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结果,是把事做完。

第三、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认知升级」 具体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是你对已经进入的领域、已经接触到的知识认识得更深刻;

第二是你拓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接触到了全新的东西

1.专注一件事——节省注意力成本。

2.做对一件事——保证注意力质量。

3.做完一件事——得到注意力结果。

所以光算出来一个数并不足以说服听众,你得非常有想象力,才能把这个数说明白。

脑也不擅长处理数据。但是大脑擅长处理的是故事、是形象。因此如果想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得顺着大脑的天性来

除了敢于把自己突出出来,你还得敢于向人提要求,尤其是向那些地位比你高的人提要求。

这些敢于突出表现自己,敢于提要求,敢于打破规则的人,并不怎么在乎同辈的人怎么看他们,他们只在乎高层。

人,总是倾向于谦虚低调,不愿意张扬,认为这么做是一种美德。但是事实上你让别人帮助你一下,你这又能损失什么?也许会留个不好的印象,而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在我看来,后来有权势的人之所以一开始就敢于跟人提要求,打破规则,是因为他们有主人翁精神——

他们不是来适应世界的,而是来让世界围着自己转的。

他们并不是故意打破规则来树立形象,做给别人看,或者蔑视规则——

他们只不过是认为跟自己要做的大事相比,这些小规则不值得遵守。

成功的本质就是愿意付出代价

——而在这里我们看到, 别人不喜欢你,也许就是在你获得权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由此得到为了脱颖而出,想要获得权势的人常常会使用一些不受同辈人欢迎的手段:

o 表现自我,甚至自吹

奉承上级

o 提出破格的要求

搞特例,

违反一般规定而不被人喜欢,就是这么做的代价。

无视规则和他人感受,其实只是这场游戏的一张入场券而已,买不买这张门票,就看这几个要素:你赌技如何,你愿意押多少赌注,是不是愿赌服输。

那么反过来,不愿意玩这个游戏,选择做个“好人”的朋友,也没什么遗憾,更不等于你就是个成不了大人物的“庸人”,毕竟社会还没破败到不玩这个赌局就活不下去的地步,选择不玩赌局,做个被朋友喜欢家人尊重的快乐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哪怕你已经有了top0.001的才能,社会的价值取向总是多元的。

过聪明人和庸人的区别是:庸人只是打破规则,却不知道为何打破;聪明人非但打破规则,还因地制宜的创造规则。

博雅教育其实就是精英教育,贵族教育,培养主人翁意识,也就是培养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遵守规则的人。

活在对未来的掌控和惊喜中。

顾拜旦的话背后逻辑可能存在这样的意思:你先赢,赢了再说“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时候,赢了才有机会思考到比赢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换句话说,找没找到自己的 passion所在,比你是从哪个大学毕业的还重要。

演讲也好,做事也好,一定要有热情——一种比你做的这件事本身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别人才能相信你是真的在干,才能支持你愿意跟你一起干。

稻盛和夫把人分为:自燃型,他燃型和阻燃型。

自燃型人不用别人驱动,就满怀激情的做事了;他燃型的人别人鼓励下,也能充满激情;最怕的是后一种,对生活-充满悲观和负面的想法,拒绝被任何人忽悠,愤世嫉俗,最终一事无成。在生活中要远离第三类人,努力做第一类人,实在无法自我驱动,也要主动寻找自燃型的人,让他来驱动你。

有passion的人的专注力通常也是很可怕的。 passion并不只是单纯的要passion,它是能够调动你的情绪和欲望,并把它集中在一个很窄的地方,此时你的战斗力是无敌的

所谓passion就是你的核心自我认同感,就是你对生命以及事情意义的发掘。 passion可以传染,一种感动人心的伟大力量。找到自己的passion,比从哪个大学毕业要重要的多。

罗克奇的两种价值观:

①终级性价值观( terminalvalues)指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用以表示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和结果;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②工具性价值观( instrumentalvalues),指的是道德或能力,是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而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人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选择,并且探索,也就是有危机有投入。他们会有强烈的终极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他们的passion,所以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是社会性发展重要的一环。

小到家长,中到公司管理者,大到政府,权威都不是你的身份自动带来的。想要获得权威,必须:

1)确保所有人的声音你都能听到;

2)政策稳定有可预见性;

3)公平。

关键不是结果,而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很多时候,在一些论文中学到的并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或结论,而是他们设计实验的思

人本身就是个生物系统,其成长就是个慢长的系统工程。

一战成名、一炮而红、一夜暴富的故事,如果不是此前有厚积换来的博发,此后必要付出事故的代价,传奇是故事里的事,成长成才是现实里的事。

人应该学什么才能更好的生活?学什么才有足够的生存技能?家长学校公司政府各自应该提供什么帮助他们成长?整个国家应该如何认识、学习、使用知识体系的提升自我?

进化心理学有个“生命史”理论,研究个体怎么分配有限的资源。

简单地说,每个动物一辈子其实就干两件事:

积累和花费。

所谓积累,就是补充营养,锻炼身体,充实自己——相当于人类攒钱;所谓花费,就是通过性关系把自己的基因传播出去,争取有多个后代——相当于人类花钱。

生命史理论说,动物们的积累和花费有两种不同的策略。

像大象这样的动物,食物充足而且没有天敌,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好几十年,所以它的策略就是“慢策略”:花很多时间积累,生育很少。

而绝大多数动物没有这么幸运, 一般都是很早就性成熟,然后马上就大量生育,然后可能很快就被捕杀,寿命很短也就死了。这就是“快策略”。

生命史理论认为,在同一种族之内,也有快策略和慢策略的区别。人就是这样。

在稳定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青春期来的晚,结婚生子也晚,寿命更长。而如果家庭环境不好,家里经常有人来了又走,比如妈妈经常给他换“后爸”的话,这种家庭出生的女孩青春期就来得早,会很早生育。

而那些采取快策略的人又会吸引同样采取快策略的人,他们很随便就生孩子,生了孩子也未必结婚,就算结婚了也很容易离婚。

现在让美国黑人无法脱贫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单亲妈妈太多!如果生活在一个这样的家庭,有个单亲妈妈和若干个不同父亲的兄弟姐妹,生活很不稳定, 今天运气好得到一块糖,你会把它留到明天吗?

对这样的人来说,现在不享受以后就没有机会享受了。他的糖可能会被抢走,他甚至可能活不到明天。

1.教育小孩一定要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 偶然有什么特别好吃的不寻常的东西也不要一次吃完,要分几次慢慢吃。高兴了不要连着几天光玩不学习,不高兴了也不要连着好几天不让玩。

2.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

表面上人人有自由意志,其实身上都不知道背着什么基因和环境的枷锁——有的人能战胜这些枷锁,他们就是英雄。

不能单单归因于基因和环境,再上升一个层次,还是马斯洛的金字塔原理。对于控制现有自我欲望以达到长远期许这一过程,更多是由理性而不是感性控制的,环境可能会使人产生及时行乐的习惯,但一旦未来期许上升到对个人而言足够重要的程度,那么,这一过程的完成就更多依赖于理性和学识。

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基因还是环境都不能成为对人生不负责任地理由~当然,在小的生活享受上,何必压抑,这才是理性

人生而自由,却无望不带枷锁。原来枷锁不仅是法律,还可能是基因遗传和外遗传。

恰好说明要想让自己的未来更好,必须在当下给自己尽量创造更稳定的环境,努力战胜自身的基因弱点,并且对已经过时的经验和曾经的伤痛摒弃淡化,以未来指导现在,奋勇前进。

一个系统如果是比较稳定的,那么领导人能起的作用就很小。 美国早就是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上市公司的业务模式早就定型了,这时候总统和CEO就没有多少大事可干。 只有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或者是一个创业公司,这种急剧变化的系统,才是英明领导的用武之地

们把前面说的那五条中的“总统”换成“家长”,把“经济”换成“孩子”:

1. 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总统,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至于说家长管孩子选择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对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几乎不起作用。

2. 家长可以拼命给孩子选一个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好学区好学校——这种做法也许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容易显现出来。3. 家长的真正作用是在孩子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给一个好的建议,而很多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

4. 家长的管教方法未必能左右孩子将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也许能在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小方向上起到作用。

5. 好家长就算熟读各种育儿书也未必能让孩子更有出息,但是一个坏家长如果虐待孩子,则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用因果关系理解世界是一种最偷懒最不靠谱的行为,其实老祖宗早就掰扯明白了:一命二运三风水,世间的一切从更大的尺度看都是偶然,偶然的事情我们没办法左右,只能在更小的尺度内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个人的小尺度上,要让命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我,幸运的是尺度越小,个人的努力越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即便大趋势不景气时,也对微小的个体产生不了绝对性的影响。

只有心理学家能理解他们。心理学家分析,对这些不顾一切登顶的人来说, “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目标了, “目标”已经成了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

我为什么? ——因为山就在那里。

我是谁? ——登山者。

有了登顶这个目标,我生活中一切事物才有了方向,我才能好好活下去。

心理学家说,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目标,是因为他们惧怕“不确定性”。

当生活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你一切都可以按照这个目标展开,可以指定详细的计划,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你可以忽略一切与这个目标无关的东西,外界再怎么动荡都与你无关。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呢?你的感觉会特别好,觉得生活特别充实,每天很有干劲。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机行事,随其自然,没有机会就不要硬做,机会来了就放手大干。世界非常复杂,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不可能围着你转。

人生当然可以有一个大的努力方向,但是不应该给自己设定特别具体的硬性目标。你的人生哲学必须考虑不确定性,随时应对机会和风险:

1. 不要只问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工具和条件。不顾条件凭空设定目标,就是妄想。

2. 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别想成功了是多大的成就,先想想如果失败,这个损失你能不能承受。

什么叫好的目标呢?我想了这么一个判断标准:

你到底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赋,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天然差异性,具备不确定性。人的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差异性和独特性越明显。以目标为导向管理,能把人训练的一模一样,凡事“应该做”,倒也能把事情做完。运用“天赋”,使人从事擅长的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功,凡事“我想做”,能把事情做好

关于目标的制定与坚持,我想谈谈3点感受:第一,在可控的范围内需要目标,超出可控范围,就没必要制定目标了。比如说一个学生,大学4年,当然要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至于4年毕业之后要找什么工作,这个随机性太强,就没必要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第二,不要把实现目标的道路,与目标本身混为一谈。比如说考大学,它只是让我们实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智慧的途径,它不是目标本身。所以,考上大学了,高兴,没考上大学,也不要寻死觅活的,它只是我们实现我们人生目标的道路之一而已。第三,旧目标与新机会之间的选择。其实这也很简单,我们只要从经济的角度做一个对比性分析就行了,当发现新的机会比旧的目标有更大的经济价值或人生价值的时候,那必须要随机应变。

们应该制定自己每天能够进步并且获得即时反馈的目标,比如今天多跑100米,多背10个单词认识个新朋友等,而不要制定三年后升到什么职位,挣多少钱这种目标,因为前者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进步性目标,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很少,而后者则充满了外界环境的不确定性,内外因素都很重要,等时机成熟了自己变得值钱了也许大的目标实现自然水到渠成或者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而不是巨大的心里落差。

在更高级的层面上, 往往不是人去选择事业,而是人被事业所选择。

你可能很长时间无所事事,有一天突然遇到个什么事情,就好像有个使命在召唤你,你觉得这个事儿非干不可,你就算找到了。

常理来想,我们应该先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技能,再看看世界上有什么位置,然后匹配一下选择个什么职业。

但实际上,考察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更多的是被事业所召唤。

为了干成这件事儿,需要什么技能就去学什么技能,需要改善性格就改善自己的性格,需要克服弱点就克服自己的弱点,千方百计非得做这件事不可。

不要问“我想干什么”,要问“哪里需要我”。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是高度可塑的——世界发展到什么地步,需要什么事业,这我们左右不了,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愿意克服弱点改变自己,有这么一个修行的态度,才配得上去干大事。

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o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o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o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o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所以读书笔记的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

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

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决定阅读速度的不是书的媒介和眼睛, 而是你自己以前读过多少书。

在英文世界, “企业家”( entrepreneuer)和“企业主”( businessowner)其实是两个含义很不一样的词。只要你家里有个什么买卖,哪怕是个纯粹为了养家糊口的小卖部,你就是一个“企业主”,但你未必是“企业家”。 二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公司的大小。 哪怕你由于什么特权,垄断了某种稀缺资源,根本不需要搞任何创新就能获得很好的利润,那你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主,但还不是企业家。

真正的企业家就好像艺术家一样,永远都不会退休。他们永远都有想法!有了想法,什么招聘员工、找投资人、品牌营销这些都是细节, 想法才是企业家创业的核心。他们不断产生新想法,不断尝试,失败了就再尝试别的想法,就这么一直干下去。他们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他们往往低估风险,过度自信,非干不可。

企业家的任务不是问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替消费者决定他们应该要什么!

雇员适应世界,企业主占世界的便宜,企业家改变世界。

任何阶段都没有标准答案

企业家思维与雇员思维,也就是战略思维与战术思维,全局思维与局部思维,长线思维和短线思维,改造思维与承受思维

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强度:

存储强度( storage strength),

提取强度( retrieval strength)。

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而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大脑自动忽略了——这些被忽略的不算。

那些剩下来的,你主动希望记住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英语单词——一旦进入记忆,就永远在那里了。

下次再见到它,它在你大脑里的存储强度会增强,但是哪怕你再也不见它了,它的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 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忘记一些东西呢? 那是提取强度出了问题。 如果没有复习,提取强度就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提取强度是越用越高。 每一次提取记忆,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因为这个记忆在你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所以存储强度也增加了。

如此说来,考试就是最好的复习。 我看有的人背单词其实是念单词,拿本单词书在那从头到尾反复念——这种效率很低, 因为你没有提取动作!复习的时候你应该先考自己这个单词什么意思,实在想不起来了再去看答案。

而最重要的是这个: 提取的时候越困难,这个提取动作对两个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

看书看得太快,知识就没有彻底长在大脑之中——

毕竟大脑不是硬盘,是肉长的,而长肉需要时间。

用这本书的话说,就是存储强度不够高。

从这个角度讲, 慢慢学才是好办法。

这周学了一点就放下,下周接着学得先提取一下前面的记忆,这样多次提取,记忆就加深了很多。

交叉着在同一时期内学习几门课程,比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的效果好得多。

然而如果是想要记住什么东西的话,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当然也不是说每隔几分钟就切换一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记忆

学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原来用的过程是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尤其是后者不断增强的过程,终于找到理论上的解释了

们说的很多精神反应,背后可能都是生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化学。

人类或者说生物,最底层的逻辑无非两个,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繁衍,甚至可以说生存也是为了繁衍,本质上所有生物都是基因的工具,帮助它们繁衍而已。

那问题就来了,基因给我们的编程也是遵照这套逻辑,那种群体感受几乎是不可逆的一种感染,几乎百分百潜意识会被调动起来,不管是兴奋还是恐惧,都无法置身事外,可能下意识的基因认为这样的群体环境是最有利生存和繁衍的吧,毕竟不管人类还是动物,都会出现这样为群体献身的情况,生育能力越强越是集体性的动物越会这样,基因才不在意个体存亡,他在意的是整个群体,为了整个种群的繁衍,是能被牺牲掉一部分的,为了让这一部分从容的去牺牲,就设定了极其强大的奖励机制,那种虚幻的崇高感带来的快感比精神类毒品都强。所以一直对人类的存在感觉莫名其妙,明明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是不算高端的灵长类,明明猫科动物其实真心比人类牛多了,偏偏就人类进化出能够认知自己认知的大脑,这也许也算是一种因祸得福吧。所以古代先贤特别强调独处,包括群而不党的理论,已经就意识到这些问题了吧。

书中提到现在一种普遍的“致富”模式,就是设法把过去只有富豪才能享受到的服务普及给大众。 比如说过去你是一个只在高级餐馆做菜的厨师,现在如果你能上电视给大众表演怎么做菜,你就能更好地把技能变现。而在这种模式的背后,资金的重要性其实没有那么高——现在这个趋势是在才能和资本之间的合作中,资本得到的份额在减少,而才能得到的份额在增加。

我们能做的是:父母好好学习,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孩子。我们的机会在于:心里学、医学、哲学、社会学甚至神学等在研究人的精神底层逻辑的不同,揭开这层厚厚的幕布(注意不是面纱),之后人类社会的结构的重新整合。

“读书人”应该怎么读书

从读书的角度看,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读书是为了掌握什么技能,通过什么考试,或者纯粹是为了娱乐。

另一种人读书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力。

这两种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别,但是假以时日之后他们的"智慧"水平将会有天壤之别。 只有后一种人,才配被称为"读书人"。

用去别人家偷东西的思维的读一本书,万老师讲的这句话真的是精髓。因为是偷所以我们会花更多的心思。因为是偷,我们会想这个家庭里什么东西最值钱。

尼采将道德分成两种:弱者道德指富有同情心、仁慈、谦卑,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要限制强者的能力,把特立独行的人看做是危险人物,要求强者考虑弱者的感受。另一种是强者道德: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没有什么最佳速度,只有在读书的时候在不断问自己问题并不断用书中和自己的语言回答,才能得到点什么。最后将知识化为自己的未来行动的参考也很重要。

忆的存储强度是不会随着时间减弱的,减弱的是提取强度——你活得时间长,知道的东西多,有些链接肯定就会慢慢变弱了。

为什么有的人什么都记得?因为他太年轻遇到的事儿少——所以这好像是“贵人多忘事”的原理。

一般中年人比较担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所谓“中年危机”,一个是所谓“空巢综合症”。而作者引用研究指出, 这两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存在。

延缓大脑衰老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认知能力——接受教育、读书、多与人交往、下棋。

年龄不应该用出生年份来计算,而应该按照还有多长时间死亡来算。 如果你觉得自己明年死亡的可能性低于1%,你就可以认为自己仍然是年轻人。只有当你认为明年死亡的可能性高于4%,你才可以认为自己是个老人。也就是说中年人的定义是死亡可能性在1%到4%之间。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有人的衰老都在变慢。 2000年的58岁,相当于1970年的51岁。根据这个理论, 2000年的美国男子在73岁以前,女子在78岁之前都不能算老人,都只能算中年人。

解决攀登自然科学巅峰,解决高难度问题还是要趁早,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则需要经验和积累。4、我得到什么?不以年龄作为借口,放弃学习、提升和尝试的机会。

科学和应用技术是两码事。 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填补人类智力空白,贡献一个新知识——简单点说就是要发表一篇论文宣布我发现一个什么东西。

至于说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那是副产品。 真抓实干以用户为核心讲性能讲成本讲可靠追求可行性的,那是技术研发。

绝大多数科学家——或者叫“科研工作者”更合适一些——一辈子就追求这么点学术兴趣。

你让他给公众做个报告当一回“人生导师”,他其实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大部分科学工作者的技能仅限于发现学术兴趣和开展技术性调研。

他们能确保争取到科研经费,他们能确保自己使用的数学模型是严格的, 除此之外,他们未必有什么真正的“智识”。

谁有智识呢? 如果你经常阅读科学新闻,有时间参详参详他们的论文,更重要的是多读书,能把所有这些知识综合起来融会贯通——也许你的科研水平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你的“智识”却可能比他们更强

科学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在培根那等同于真理,科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很多人已经模糊科学与真理的概念,认为科学就是真理,你可以听到很多人说:你这不科学啊!可我认为科学是由很多概念与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这知识体系去解释现象,这知识体系中的一个个结论应该可以重复再现(可证伪),用知识体系逼近真理。

基础科研,技术研发,工程制造,商业运作,要有清楚概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方向。概念错位了,麻烦就来了。

从科学现状谈起,由于智识不强,很大比例的科研工作就是为了填补智力空白和申请科研经费,能否产生价值全靠缘分。类比到我们普通人身上,如果智识不强,很大比例的工作就是为了填补劳动力的空白和养家糊口。这样看来,似乎能够产生价值的机会更是渺茫,因为终其一生都没走在追求价值的正道上。万老师,我这个类比用得合不合适?

中国传统观念里二元思维太严重,很多时候非黑即白,非左即右,除了自己占队之外还要强迫他人占队,否则就视为异己。这样思考问题是很简单的,不需要费脑子,是懒人的想法。然而真实世界怎么可能复合这么简单的模型,绝大多数都是灰色的中间状态。这种观念会导致面对问题时,如果某个方案解决不了,则倾向于转为完全相反的方案,于是总是革命,总是打倒,总是不破不立。然而革命和打倒享一时之爽,后续还是的面对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罗胖曾经讲英国的保守主义让我思考很多,不仅是对国家政策,也对自己的成长。

跟人增加亲近感,有几个小技术。比如说随意的触碰一下对方,造成身体接触,或者多有一些眼神交流,就很有效。有研究表明工作面试时双方的眼神交流跟成功率很有关系。

谈判专家最有效的一个技术,是故意跟对方说一个自己的弱点。 把自己内心的隐秘暴露出来,让对方觉得你也有弱点,你是可能被伤害的,你才算是把自己真实感情的一面展现给了对方。这样对方就能立即获得安全感,感受到信任。

让谈话深入的几个阶段:

讨论事实。 我住在纽约,你住在哪里?

评价。 我觉得你的头发很好看。注意这是一种冒险!其实表达自己对对方的观点,哪怕是称赞,也要冒险,因为你可能夸的根本不是地方。但敢冒险就说明二人的关系已经开始深入了。

谈论自己的感觉。 我感觉怎么样,我今天觉得怎么样……到这一步,已经是比较亲密的关系。

谈论自己过去隐秘的感情,过去最伤心难过的事情。到这一步,双方就已经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了。

暴露自己的弱点,其实对别人是一种邀请你可以进入我的生活。大部分人不愿意暴露弱点,一个原因是害怕别人利用你的弱点攻击你。也可能是不愿意被人可怜。不过我们不暴露弱点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我们不知道暴露弱点有这么明显的好作用。

非常赞同“到知识的中心”学习的观点,正如学习新型互联网公司的经营到北京,学习电商到杭州,学习社交到深圳,学习金融到上海一样,深入知识的中心,才会在相同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成长效率。

不要以为老祖宗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你不通过仔细的钻研,其实很难说你就能自然而然的继承。

读书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

不宽容不妥协的,一小撮人的力量。

发是:最好双方一开始就认真起来玩真的,该怎么地就怎么地,把双方的责任条件都谈清楚。说到底这特别要求宽容的一方(通常是最初自以为的优势方)要抑制无谓的宽容,要能尽早地认清形势,认真玩。

到一句话“万事开头难”。很多事并不是很难做到,难做到的是一开始就玩真的,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心。从两面看,每每想到可能投入一点东西可能血本无归,就退缩了。可是每每当你投入一点东西,那么就会不停地投入,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玩真的,我觉得还要一个理性大脑,因为一旦玩真的,赌徒心就会激发,赌徒心一激发,就可能做出不理智的决定。综上所述,我得到这么一个观点,做任何事开头都要玩真的,但是要时刻回顾之前每一刻走过的路,防止玩过火。

就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事,要参与进去,不做旁观者,有自己的立场,然后坚持,死磕,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才会有影响力,产生改变,得到好处。这个世界属于一小部分顽固分子。反思自己的职业发展,其实自己就是吃瓜群众,拿属于自己的薪水,工作之余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参与资源的争取。

区分四类问题:

1、真正经常性问题。发生的个别问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 能从内外部找到或制定规则】【 经常发生】

2、虽然是在某一特殊情况下偶然发生,但在实质上仍然是一项经常性问题。 【 能从外部找到规则】【 内部不经常发生】

3、真正偶然的特殊事件。 【 没有规则,也没有必要制定规则】【 不经常发生】

4、首次出现的“经常性事件”。 【 有必要制定规则】【 第一次发生,但之后很可能重复发生】

【 遇到问题,先界定属于哪类问题,在考虑解决方法,该找规则的找规则,该定规则的定规则,只有第三类问题才需要个别对待,才有制定决策的必要】

简单说就是卖货的人太多了,买货的人相对来说太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简单的事实依据是根本没人多少人愿意卖掉自己的注意力来交换的,科学家认为的那只是科学家的思维。而普通民众为“好玩儿”买单,

为“与我相似”买单,为“突出我的牛逼(装逼)”买单,为“帮助到我”买单,为“我喜欢”买单。

总之普通民众只会为具备“社交属性”的东西买单,为拔高我的“第二个身份证”买单……

另外:总有一部分人是负责埋头死磕生产内容的,总有一部分人是搔首弄姿博取关注宣传内容的。

前总是说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发言权,话语权不会再被垄断。现在才知道原来虽然人人可以发声,但是不一定会传播出去,时不时冒出来的热点新闻仔细一看都是背后有组织、有计划的推出去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别人精心准备给你的,想想挺恐怖。由此得到,对于信息我们要保持慎重的态度,不可轻易被忽悠,有自己的判断。

现在信息传播速度很快,信息量巨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他都是有选择的接受信息。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存在信息的空白区或者盲区。以后人类群体的划分除了地域,学历职位之外,会有更多的标签和分类标准,你能够把握你这个小圈子的动向,在这个小圈子里也能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信息点对点的传播效率。

技能水平的成长,其实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对数增长

这个技能初期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到后面则越来越慢,最后几乎是一个平台期,哪怕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只能获得一点小小的突破。

指数增长

从你开始做这件事情,一直到很长很长时间内,几乎没有任何能让外人看出来的进步。一直到某个时候,你就好像突破了一个什么障碍一样,水平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然后还越增长越快。很多技术进步就是这样。 在研发的最初阶段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要么就是性能不佳,要么就是成本太高,要么就是市场不认,甚至根本看不到什么希望。慢慢摸索迭代,性能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直到有一天被市场广泛接受,然后就是爆发式的增长。摩尔定律就是典型的指数增长。企业的成长,个人财富的增长,乃至你写个博客点击量的增加,大体也都符合指数增长。 这背后的原理当然是正反馈:你的钱越多声望越高,进一步增长的机会也越大。

为什么有些人小时候走到哪都被夸聪明,长大就不行了呢? 因为他引以为傲的经历其实是对数增长。 一个两岁小孩会背诵唐诗,一个三岁小孩能把圆周率背到100位,这种技能在家庭聚会上都是绝对的高光节目,但是这些是没有什么上升空间的技能。 各种棋类、武术这些经常被人当做业余爱好的项目也都是对数增长——打败身边朋友赢得称赞很容易,成为职业选手非常难。这种项目的回报太容易,所以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回忆中学时代的成就。 想要从对数增长的诅咒里突破出来,你必须学会主动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指数增长最大的风险则是中途退出。 有个笑话说我现在有个鸡蛋,可以等它孵出小鸡,然后鸡生蛋蛋生鸡,最后我就有了一个养鸡场,打开通往财富之路——结果话还没说完鸡蛋打碎了。绝大多数人都退出了,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退出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你非得选择这个指数增长的项目不可,你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做好最困难的准备。所以在选择任何技能之前,应该先考虑好它的增长模式,以及你能不能承受这个模式。

曲线是客观的!当你进展慢或者进展快的时候,你应该知道这跟你个人其实没有太大关系,跟外部环境也没有太关系,纯粹是这个事业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

你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得按照这个技能增长曲线的规律走,所有情绪根本没意义。

哪种增长模式好呢?如果让我选的话,特别是对于家里条件还可以的人来说, 我认为指数增长是最好的。

初期不计回报地投入,坚持坚持再坚持,掌握一个门槛高的技能,坚持下来突破以后就自由了。其实搞学问,试炼高级技能,就算早期无人喝彩又有什么苦的呢?胡适有句话说得好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需要方法论,需要积累的东西是指数增长。简单的,重复操作的东西是对数增长。

从「 钱」 的角度上来看,做事分两种:

「 赚钱的事」 和「 值钱的事」 。

辰德资本合伙人梁宁说,赚钱的事的核心就是当下的利差。现金现货,将本求利;而值钱的事的核心,是结构性价值,它的兑现时间在某个未来。比如说大学生,如果把大学时光用在了一些发发传单、打打零工等兼职之上,他就是在做一件赚钱的事。可立即获得回报,但是没有长期价值。把本来应该用来好好学习,全力精进自己的时间用在赚点小钱上不带来任何未来的价值。反之,如果大学生把时间用在学习、钻研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之上,他就是在专注做一件值钱的事。虽然当下没有获利,但这是一件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通过认真学习而获得的更高级的思维模式以及反复刻意训练出来的沟通能力,在未来进入社会的时候,就会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未来的提升空间也会更大。回到我们的「 对数增长」 和「 指数增长」 。

所谓赚钱的事就是对数增长曲线,刚开始增长很快,但是很快就会遭遇瓶颈;而值钱的事就是指数增长曲线,虽然刚开始增长缓慢。

但是只要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持之以恒,过了某个关键时点后,就会一飞冲天,前途无量。但是,诚如原文所说「 指数增长最大的风险是中途退出」 。人在上路了之后很容易迷失。坚持了很久,却看不到回报、得不到正面反馈,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煎熬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如果是这样,首先得问问自己目前在做的事处于哪一种增长模式?如果是对数型增长模式,那么你得立即停下来好好反思自己,肯定是哪里出了大问题了。如果是指数型增长模式,那么OK,起码在大方向上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状态。既然选择了一条需要长期付出和努力的路,就得告诉自己要学会耐心和坚持。但是如果你处在指数型增长模式之中,坚持了很久也看不到希望,你就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 止损点」 。就是你得明白无误地告诉自己,我愿意为这件事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到达了这个止损点还是看不到希望。那么,果断放弃,重新选择。

对学霸来讲学习模式更像指数增长,坚信时间的积累。对学渣来说学习模式是对数增长,做一些简单的题时进步很大,稍微要深入一点就觉得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了。对终身学习者来说,用对数增长鼓励自己踏入新领域尝试,用指数增长确定自己在擅长领域能一直投入学习直到精深。

我倒是觉得对数增长和指数增长要看我们选择。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如果在某一领域掌握一定基本知识之后就开始学习套路,感觉进步会很快,到达中上水准并不难,就是王硕大学问提到的二八理论,但是如果不选择这种学习模式,而是学会基本知识和概念后,把这些知识不断重复,尝试单独应用在各种不同场景,直至这个知识对于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死角,就是得到里讲过学习的“画小圈”的过程,最后再把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模块,就可以成模块的调用,不但提高调用效率,也节约了大脑的输出,因为一次模块输出能抵上多次单点输出。

到了形成模块的程度,也许就是万老师所说豁然开朗的过程。我感觉我的工作也是一样,前期感觉进步很快,晋升也很快,但是到现在觉得进入了瓶颈期,找不到单点的突破口,所以就改变了模式,就是“补充周边,拓展思维”,半年前就勾搭上了逻辑思维

。虽然现在还看不到成果,但是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能有“顿悟”的那一天。是不是对数增长容易看到及时反馈,而指数增长不能看到这样的反馈,所以入行后,指数增长模式更容易放弃。

《人类简史》 阅读感悟之一:现代化社会中家族和社群的没落:长期以来,个人的生存严重依赖于家族、社群,后者掌控着生存资源,一个人如果被家族所不容,几乎是灭顶之灾。市场和国家概念的出现,使得家族之外拥有了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个人拥有了脱离家族谋求生存的方式;另一方面,国家开始以法律的方式干涉家族事务,实现权力的收拢。干涉不断深入,直到小的家庭单位里,比如禁止家庭暴力。带来的影响是:一方面,从家族中解放了个人,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个人自由,代价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冷漠,自由的背面是孤独。 我想,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同时体会到自由与孤独

一门学科最初可以用两成的努力获得八成的进度,但后面需要八成的努力才能过得最后两成,

对数增长:其实这种现象就在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个工作,刚开始接触时候,只要通过一个短暂的时间系统学习强化,在很短暂的时间段都能得到你想要的进步。到一年或两年后,你各方面技能都比较优秀,在公司的位置都比较稳定的时候,这时候你要再想进一步提升就比较难了。后面要在想提升就必须坚守现有岗位的同时还得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并且得长期的知识积累,才会有所突破。

指数增长:长期漫长的知识积累到一定量的融合,形成化学反应以及遵循了本该有的市场的时间轮回所发生的猛进的增长。

由于最初是出于个人的喜好,十几年以来一直深专于哲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一度看不出有什么实用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现在形成了一套以研究人为基础的品牌塑造体系,而这套体系恰对目前市场升级有无限的发挥空间,真是典型的指数型技能。庆幸能整合到这样的资源。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工程师

什么叫“底线”呢?就是不能谈的东西都别谈,只谈你能谈的东西。

钱是一种工具,使得财富的转换、储存和运送变得更容易,也是有史以来最普遍、最有效的互信系统,它能跨越所有文化鸿沟。以此为基础,才发展出了复杂的商业网络。而现代金融的起点信贷,就在于人类开始调动未来的资源为现在服务。复杂的金融体系允许短时间内筹措大量资金,以支持大规格建设、破坏。

切换角度看世界是一个成年人该具备的能力。不迷信玄学,也不迷信科学,我觉得这个角度可以尝试一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什么是底线?就是不能谈的就不谈,只谈你能谈的。我不自觉的扩展到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是在忧虑自己不能解决或者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问题,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内耗,或许我也应该设个底线: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先放放,解决能解决的。

到多种能够引起人类快乐的因素,而我认为针对普通民众,比较全面的解释就是,就是在个人价值观下,满足个人需求,会带来快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产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需求就是带来快乐,需求层级越高,带来的快乐程度也越大。而(自我超越)需求是随着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而不同。

一、社会的进步在于满足需求的难度在降低,得到快乐的难度也在降低。

农业革命前,人类的生理需求都不容易满足;

产生民族国家之后,人们的安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工业革命后,随着通讯、交通的发展,人们的沟通便捷许多;

步入稳定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自我实现需求也有更多的渠道能够满足。

二、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中,前四种需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难实现,而实现个人价值是最高的追求。

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大多数人最初的梦想。但是对大众来说代价也是不小的,要有很强的自控力,要接受系统的训练,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实验、思考。

而对大众来说,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舒适安逸的生活渐渐让大家迷失自我,丧失了原本的梦想。微信朋友圈、娱乐节目、网络直播、电子游戏填补了大家空洞的头脑和无聊的时间,媒体也在迎合大众需求,形成了恶性循环。

快乐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想得到什么层次的快乐。

《反脆弱》

1、不要让自己一直太舒服,不然则意味着脆弱性相当高,有点风吹草动就会不适应,这世界变化快,谁知道哪天会遇上什么呢?

2、容忍波动性,来点随机性,允许自己犯些不会要命的错误,说不定看到新风景,开辟出新天地,创意和收获由此产生;

3、投资不要做预测,要做好承受最糟后果的准备,然后再大胆冒险,拥抱不确定,

天天向上就是最好的应对不确定性策略

公正

人类简史

魔鬼经济学

习惯的力量

反脆弱

钢铁病菌枪炮

小说的目的是要传达一种经验,而经验的基础是人的感觉和情绪,而感觉和情绪都是由人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非常的小,我也就不难理解作者要传达的那种经验,虽然是他想象出来的。

可是论文的目的是要传达一种知识,而知识的基础是人的理性思维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而且这种训练是可以累积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可能非常非常的大。

我没有,我就理解不了作者要表达什么;我训练的不够,也可能理解不了作者要表达什么。所以我阅读一本书籍的轻松与困难,本质上来说不是由这一本书的文体和内容来决定,而是由我自己的理解能力决定的。

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的书架上会有那么多买来之后却没有读过的书。因为当中有许多书可能是我现在的理解能力不能够很好理解的,所以阅读起来就特别的困难、费劲,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失败感。

之所以别人读得津津有味,你却读成昏昏欲睡,就是你们两个人在阅读时的主动程度不一样。?简单点说,别人是主动的想从作者那里获得东西,所以他得到的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这个结果会强化他寻找下一个目标的信心,从而更好的保持兴趣,集中注意力;而你只是被动的等待作者给你东西,所以你得到的就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你的注意力就会持续的下降,最后产生疲惫感。

发展进化是随机的,大环境对人的作用力最大(知识型社群),强者都是自带侵略性和破坏性的(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精英阶层的虚构定义就如宗教模式。好在这都是认知革命。

注意力作为有限的资源,是需要靠休息来恢复的。如果我们在消耗了相当的注意力后专注于娱乐,实际上是在继续耗费注意力。换句话说:娱乐是注意力过剩的一种使用方式,而休息则是积攒注意力必需的手段。

自己的一个坏习惯是,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困了、累了,还是要硬撑着一定要学到或者工作到一个节点才去休息。这个习惯很不好,效率低下,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心情,引起焦虑。适度休息是必要的。记住注意力是最宝贵资源。对网上购物这样的小事,也不要想来想去,浪费意志力。珍惜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休息是为了恢复意志力和注意力,所以休息的时候坚决不去做那些娱乐性的东西,可以放空大脑做做白日梦

我就陷入了一种误区,把娱乐当成休息。而且我的休息方式是相当剧烈的脑力和手力游戏,而且还消耗我的情绪资源,比如当碰到很坑的队友,连输几把的时候,我会愤怒,真正的用我的亲身体验证明了-越娱乐越累的理论。

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二.历史和生物学:智人发明出了许许多多的想象现实,也因而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而这正是我们所谓“文化”的主要成分。等到文化出现,就再也无法停止改变和发展,这些无法阻挡的变化,就成了我们说的“历史”。于是,认知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在这之前,所有人类的行为都只称得上是生物学的范畴。

美国在线这套方法,是把内容生产“农场化”。 就好像现代化的养鸡场一样。这套方法的核心,是一个叫做 BlogSmith 的系统。

BlogSmith自动监视用户的搜索流量,根据关键词实时列举当前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这一步是机械化的,编辑根本不需要去猜用户想看什么, BlogSmith直接告诉你用户想看什么。不但如此,

BlogSmith还能用数据分析的办法,把这些话题分为三类: 突发性:当前热点。                                          季节性: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就对这些话题感兴趣 常青性:这种话题一直都有人感兴趣

经理——会把 BlogSmith生成的题目分配给写手。写手都是在家里工作的自由职业者,不用给他们买医疗保险和任何福利,非常,非常廉价。

每个写手,每天要写, 5到10篇文章。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一小时写一篇。最好的老手可以25分钟写一篇——调研,写作,配图,编辑排版到上线,总共25分钟。

写手写文章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能带来多少流量 能带来多少广告收入 需要用多长时间写完 写作质量——这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出点错也没人在意

好的生命,是有事做,有人爱,有问题可想,有选择的自由。

来当代传媒领域的背后是大数据和工业化生产模式的盈利。

时间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实在不该被该死的算法浪费掉。

高水平训练流程是这样的 ——

1. 确定你要练什么;

2. 进行有针对性的、高压式的训练;

3. 休息和恢复,让身体能适应变化;

4. 重复上面过程,但这一次的强度要略高一点。

人就像充电的电池,容量有限,能量水平一定,充电次数有限。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行动中如何耗能最小?你能敏锐地及时洞察自己身心的状态,并且善于进行调整,如水的流动般自然。物理学上有一个“最小作用量原理”,经济学上有一个“科斯定律”,老子说“上善若水”。如果能处处时时做到自然,身心和环境融洽,处于动态平衡中,

是调动了注意力和意志力的行为就是消耗而不是休息。 ”很多人把看剧、上网购物、刷微博朋友圈、看新闻、玩游戏等娱乐休闲当成了休息,这样的结果反而会更累。我自己的经验是不断地清空自己,其中,包括通过书写记录的方式把脑袋中的种种想法和思路清除出去,不占用自己的记忆内存,也不让自己心里老装着事。经常让自己轻装上阵反而能够持续获取新的动力,而不会经常感觉自己被掏空。

动机是很难判断的,所以动机不重要,结果、行为才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