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齐帆齐写作进阶营第16篇(1052字)18622字
哀伤而又漫长的一周挣扎般地翻了过去,渐渐地,人们在老李牺牲的事件中,深刻地体味到戈壁滩上的石油勘探工作,是用生命在与“魔鬼”般的自然环境共舞,随时随地有丧生之危。
作为石油勘探的带头人郝清江大队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从老李牺牲的事件中,让他洞察到事件背后的错误思想--以为团结奋进、无畏苦难、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既可夺得石油勘探工作的胜利,但这样的主观主义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自己必须放低盛气凌人的姿态,抛弃人定胜天的傲慢而浪漫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理智前行,不可“盲修瞎练”,否则老李的牺牲还会继续重演。
郝清江几番思索之后,他决定一定要找个熟悉柴达木盆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的向导,即便向导不能于在在处处明了熟识,至少会让勘探队伍少走几许弯路。
郝清江头脑一闪现,突然想到了1950年就到柴达木执行剿匪工作的解放军同志,于是第二天郝清江带着队员,向十几公里之外的解放军营地挺进。
大漠孤烟、昆仑戈壁,我们的勘探队伍足踏黄沙,顶着毒辣的高原紫外线,拖着疲惫的身子,挥动马鞭来到了目的地阿拉尔“荒原”。
解放军同志见到在万里无人烟的隔壁摊上,居然有人前来造访,激动得热泪盈眶,大队长郝清江也一度哽咽。
解放军同志听闻了勘探队伍的困扰与事迹,十分感动,其指导员坚定地推荐一位叫伊沙阿吉的新疆人做向导,从指导员口中得知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人物。
伊沙阿吉是新疆且末人,曾是一位腰缠万贯的大商人,他带着骆驼商队从商二十余年,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河西走廊等等,对于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地质特征更是了如指掌。
而当年战争年月,伊沙阿吉的财富却被军阀盯住,于是军阀勾结土匪强行敲诈,阿吉不从便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入狱,前后遭受了足足九年的非人虐待,而且家亲眷属全部被杀害。此后,阿吉的内心深处便种下了与反动派和土匪不共戴天的仇恨种子。
在解放军进行围剿这些土匪强盗时,阿吉积极地配合解放军,主动申请做向导,出生入死、战功累累,为解放军顺利剿匪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如今伊沙阿吉听说柴达木盆地的勘探队伍探测石油,且找不到水源,寻不到路,更不明白气候的极端反常,他便在教导员的提议下,积极地投入到石油勘探开发的浪潮中。
伊沙阿吉出生于1892年,担任向导时已经有62岁,但仍然精神矍铄、精明强干,下巴留着一撮山羊胡,洒脱而不失老练,大家都称他为“阿吉老人”。
阿吉老人除了熟悉盆地的特殊地形外,还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天气突发状况的气候规律,还能根据地表土壤的形态分辨出水源的大小及水质的软硬,给勘探工作带来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双重便利,称伊沙阿吉为油田史上的一等功勋人物,有过之而无不及。
…………
(未完待续)